更多“判断等式是否正确: (w · x · y · z)' = w + x + y + z”相关问题
  • 第1题:

    若w、x、y、z、m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下列的语句后m的值是( )

    w=2,x=3,y=4,z=5;

    m=(w<x)?w:x;

    m=(m<z)?m:z;

    m=(m<y)?m:y;

    A.2

    B.3

    C.5

    D.4


    正确答案:A
    解析:条件表达式“a?b:c”的含义是:当a为真时,其值等于表达式b的值;当a为假时,其值等于表达式c的值。表达式运算过程:第1个表达式:w=2x=3为真,所以返回w的值,即m=w=2:第2个表达式:m=2z=5为真,所以返回m的值,即m=2;第3个表达式:w=2y=4为真,所以返回m的值,即m=2。

  • 第2题:

    以下( )程序段可以实施X、Y变量值的交换。

    A.Y=X:X=Y

    B.Z=X:Y=Z:X=Y

    C.Z=X:X=Y:Y=Z

    D.Z=X:W=Y:Y=Z:X=Y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假定w、x、y、z、m均为int型变量,有如下程序段:

    w=l;x=2;y=3;z=4;

    m=(W<x)?w:x;

    m=(m<y)?m:y;

    m=(m<2)?m:z;

    则该程序运行后,m的值是【 】。


    正确答案:√
    1 解析:此题考查条件表达式的运用。第1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第2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第3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

  • 第4题:

    下列能够交换变量X和Y值的程序段是( )。

    A.Y=X:X=Y

    B.Z =X:Y=2:X =Y

    C.Z=X:X=Y:Y=Z

    D.Z=X:W=y:Y=Z:X=Y


    正确答案:C
    本题以Z为中间变量,交换X、Y的值。

  • 第5题:

    假定w、x、y、z、m均为int型变量,有如下程序段:

    N=1;x=2;y=3;z=4;

    m=(W<X)?W:K;

    m=(m<y)?m:y;

    m=(m<z)?m:z;

    则该程序运行后,m的值是【 】


    正确答案:√
    1 解析:此题考查条件表达式的运用。第1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第2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第3条语句执行后,变量m的值为1。

  • 第6题:

    请判断如下高度是否正确。

    T3w(Y),T1R(X),T2R(Y),T3w(X),T2w(X),T3w(Z),T4R(Z),T4w(X)按这种调度产生的事务依赖关系图如图22-20所示。


    正确答案:此调度是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所以是一个正确的调度。
    此调度是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所以是一个正确的调度。

  • 第7题:

    给定关系模式R<U ,F> ,其中 U 为关系 R 的属性集,F 是 U 上的一组函数依赖, X 、Y、Z 、W 是 U 上的属性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wx →y , y →Z 成立,则 X →Z 成立B.若 wx →y ,y →Z 成立,则 W →Z 成立C.若 X →y ,WY →z 成立,则 xw →Z 成立D. 若 X →y ,Z ⊆ U 成立,则 X →YZ 成立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有以下程序 void f(int v,int w) { int t; t=v;v=w;w=t } main() {int x=1,y=3,z=2; if(x>y) f(x,y); else if(y>z) f(y,z); else f(x,z); pfintf("%d,%d,%d\n",x,y,2); }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A.1,2,3

    B.3,1,2

    C.1,3,2

    D.2,3,1


    正确答案:C
    解析:C语言规定else总是和离它最近的if语句配对。分析可以知道,函数f()作用是让形参v和形参w的值交换。在主函数中首先定义了三个变量x、y和z。 然后再执行下面的if-else语句。由程序可以看出第一个else和第一个if搭配,第二个else和第二个if搭配。由于调用函数时是进行值传递的。即将实参x,y,z传给形参v和w,以后形参和实参再无联系,故通过if语句调用f()函数后,x、y和x的值并没有改变。故最后输出的x、y和z的值为1、3和2。

  • 第9题:

    下列关于函数依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X→Y,X→Z,可以得到X→YZ

    B.由X→Y,W→Z,Y→Z,可以得到XW→Z;

    C.由X→Y,WY→Z,可以得到XW→Z

    D.由X→Y,ZY,可以得到x→z


    正确答案:B
    解析:合并规则:由X→Y,X→Z,可以得到X→YZ;伪传递规则:由X→Y,WY→Z,可以得到XW→Z;分解规则:由X→Y,ZY,可以得到X→Z。

  • 第10题:

    指出下列关系模式是第几范式?并说明理由。 (1)R(X,Y,Z)F={XY→Z} (2)R(x,Y,z)F={Y→z,XZ→Y} (3)R(X,Y,Z)F={Y→Z,Y→X,X→YZ} (4)R(x,Y,z)F={X→Y,X→Z} (5)R(x,Y,Z)F={XY→Z} (6)R(W,X,Y,Z)F={X→Z,WX→Y}


    正确答案: (1)R是BCNF。R候选关键字为XY,F中只有一个函数依赖,而该函数依赖的左部包含了R的候选关键字XY。
    (2)R是3NF。R候选关键字为XY和XZ,R中所有属性都是主属性,不存在非主属性对的候选关键字的传递依赖。
    (3)R是BCNF。R候选关键字为X和Y,∵X→YZ,∴X→Y,X→Z,由于F中有Y→Z,Y→X,因此Z是直接函数依赖于X,而不是传递依赖于X。又∵F的每一函数依赖的左部都包含了任一候选关键字,∴R是BCNF。
    (4)R是BCNF。R的候选关键字为X,而且F中每一个函数依赖的左部都包含了候选关键字X。
    (5)R是BCNF。R的候选关键字为XY,而且F中函数依赖的左部包含了候选关键字XY。
    (6)R是1NF。R的候选关键字为WX,则Y,Z为非主属性,又由于X→Z,因此F中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部分函数依赖。

  • 第11题:

    数据结构里,入栈顺序为v,w,x,y,z;入栈出栈可交替进行,则可能的出栈顺序有()。

    • A、y,w,x,v,z
    • B、z,x,w,y,v
    • C、x,y,z,w,v
    • D、v,w,x,y,z

    正确答案:C,D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程序段可以实施X、Y变量值的变换。
    A

    Y=X:X=Y

    B

    Z=X:Y=Z:X=Y

    C

    Z=X:X=Y:Y=Z

    D

    Z=X:W=Y:Y=Z:X=Y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X→Y,Y→Z,可以得到X→YZ

    B.由X→Y,W→Z,Y→Z,可以得到XW→Z

    C.由X→Y,,可以得到X→Z

    D.由X→Y,,可以得到X→Z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下面程序段的正确输出是

    int w=4,x=3,y=2,z=1;

    cout<<(w<x? w:z<y? z:x)<<end1;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为表达式作为变量进行输出,而且表达式为两个三目表达式的嵌套,条件运算术的结合性为向右结合。可以正确得出答案为B。

  • 第15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void f(int v, int w){int t; t=v; v=w; w=t;}main(){int x=1,y=3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f(int v, int w) { int t; t=v; v=w; w=t; } main() { int x=1,y=3,z=2; if(x>y) f(x,y); else if(y>z) f(y,z); else f(x,z); printf("%d,%d,%d\n",x,y,z); }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 )。

    A.1,2,3

    B.3,1,2

    C.1,3,2

    D.2,3,1


    正确答案:C
    解析:程序中if语句的条件只有y>z为真,所以执行f(y,z)。函数f的功能是交换两形参的值,但由于实参和形参都是一般变量,因此形参变量值的交换不能影响实参的值,main函数中的y和z并来互换,因此输出结果为:1,3,2。

  • 第16题: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X→Y,Y→Z,可以得到X→YZ

    B.由X→Y,W→Z,Y→Z,可以得到XW→Z;

    C.由X→Y,yZ,可以得到X→Z

    D.由X→Y,ZY,可以得到X→Z


    正确答案:D
    解析:合并规则:由X→Y,X→Z,可以得到X→YZ;伪传递规则:由X→Y, WY→Z,可以得到XW→Z;分解规则:由X→Y,Z y,可以得到X→Z。掌握函数依赖推理规则中的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

  • 第17题: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X→Y,Y→Z,可以得到X→YZ

    B.由X→Y,W→Z,Y→Z,可以得到XW→Z;

    C.由X→Y,,可以得到X→Z

    D.由X→Y,,可以得到X→Z


    正确答案:D
    解析:合并规则:由X→Y,X→Z,可以得到X→YZ;伪传递规则:由X→Y,WY→Z,可以得到XW→Z;分解规则:由X→Y,,可以得到X→Z。掌握函数依赖推理规则中的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

  • 第18题:

    已知“int w=1,x=2,y=3,z=4;”,则表达式“w>x?w:z>y?z:x”的值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若w=l,x=2,y=3,z=4,则条件表达式w<x?w:y<z? y:z的值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条件表达式的计算方法。条件表达式的运算顺序是从右至左,所以本题先计算条件表达式yz?y:z的值,为3,然后再计算条件表达式wx?w:3的值,为1。

  • 第20题:

    假定w、x,y、z、m均为int型变量,有如下程序段; w=1;x=2;y=3;z=4; m=(w<x)?w:x; m=(m<y)?m:y; m=(m<z)?m:z; 则该程序段执行后,m的值是( )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若w、x、y、z、m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下列的语句后m的值是()。 w=2,x=3,y=4,z=5; m=(w<x)w:x; m=(m<z)m:z; m=(m<y)m:y;

    • A、2
    • B、3
    • C、5
    • D、4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以下()程序段可以实施X、Y变量值的变换。

    • A、Y=X:X=Y
    • B、Z=X:Y=Z:X=Y
    • C、Z=X:X=Y:Y=Z
    • D、Z=X:W=Y:Y=Z:X=Y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x=1,y=1,z=1,执行表达式w=++x||++y&&++z后,x、y、z的值分别为()。

    • A、x=2,y=1,z=1
    • B、x=2,y=2,z=2
    • C、x=1,y=1,z=1
    • D、x=2,y=2,z=1

    正确答案:A

  • 第24题:

    多选题
    数据结构里,入栈顺序为v,w,x,y,z;入栈出栈可交替进行,则可能的出栈顺序有()。
    A

    y,w,x,v,z

    B

    z,x,w,y,v

    C

    x,y,z,w,v

    D

    v,w,x,y,z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