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做出了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题目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做出了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相似考题
更多“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做出了正确决策的基础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1956年9月15—2十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大基本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3)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①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正确的指导方针:
    ①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③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5)陈云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为大会所采纳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①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②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6)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7)八大后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新思想,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8)八大的意义
    ①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②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 第2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过程中,属于正确的探索的有
    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整风运动
    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A.④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然而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于是盲目求快就压倒了一切。所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不属于正确的探索。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的召开以及整风运动均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正确的探索。因此,正确答案为D。

  • 第3题:

    1956年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的标志是什么?探索中面临哪两大问题?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有那些?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未能贯彻执行?


    正确答案:开始探索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探索中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规模和速度问题);
    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
    ⑴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⑵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
    ⑴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经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社会秩序稳定;抗美援朝,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⑵社会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⑶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中国初期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一届人大,制定了宪法;外交政策成熟;国际威望提高;
    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三大改造完成,阶级消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巩固;
    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未能贯彻执行,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当时的国情;国外反华和反共势力的猖獗;对建设社会主义形势估计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 第4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从中共“七大”到中共“八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共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来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向前发展的?


    正确答案:(1)1945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确立争取抗战胜利的总任务,并适时开展大反攻,抗战胜利。
    (2)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解决,由于蒋美勾结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并通过三年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新中国,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会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拟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从而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建国后,采取措施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并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4)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的正确决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 第6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通过于()。

    • 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
    •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C、八届二中全会
    • D、八届三中全会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1958年3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正确答案: 大会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第一,明确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三、确定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第四、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和设想。
    第五、要求发扬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六、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方针。

  • 第10题:

    中共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有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问答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

    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

    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一届人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中共八大正确决策:(1)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做出的一系列论断为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14题:

    “两学一做”是中共十八大()中全会提出的。

    • A、三
    • B、四
    • C、六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 A、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 B、都形成了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 C、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D、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第17题:

    中共八大指出的当前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第18题:

    中共八大关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任务的所有表述都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 A、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 B、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 C、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 D、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和八大二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第22题:

    在2 270名中共十八大代表中,有4名大学生“村官”和26名农民工代表,他们代表全国2.1亿农民工为党的十八大建言献策。农民工党代表的出现,充分说明在我国()

    • A、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B、农民工直接管理国家
    • C、中共十八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 D、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判断题
    中共八大关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任务的所有表述都是正确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指出:"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什么论断?提出什么经济建设方针?

    正确答案: 中共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经济上提出,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