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负担分配的“能力原则”,要求纳税人应该按照他们的支付能力纳税。以下()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支付能力。①所得标准②支出标准③财产标准④政府规定的其他标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1题:
税收纵向公平原则要求支付能力不相等的纳税人应当交纳不相等的税款,即支付能力较高者应当按照公平观念交纳较多的税款
第2题:
收入、消费和财产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各有何特点?
第3题:
在考察税收的量能负担原则时,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测度有以下标准()
第4题:
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标准主要有()。
第5题:
()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最好标准。
第6题:
纳税人的财富有多种表示方式,作为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标准,从税基的角度讲包括收入、消费和()
第7题:
地方财政能力
地方收入积极性
地方标准财政收入
地方标准人均税负
第8题:
税收法定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
第9题:
收入标准
支出标准
财产标准
受益标准
第10题:
收入
消费
劳动
财产
地位
第11题:
消费
财产
收入
支出
第12题:
以个人收入水平衡量其支付能力
以个人消费水平衡量其支付能力
以个人学力大小衡量其支付能力
以个人财产存量衡量其支付能力
第13题:
在地方财政理论中,地方的个人收入税收负担率与全国的个人收入税收负担率的比率是用来衡量()的指标。
第14题:
消费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最好标准。
第15题: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
第16题:
()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优标准。
第17题:
关于要确定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公平与否,西方学者对此问题的解释大体有两个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第18题:
按照规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应该按照规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第19题:
税收法定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
税法公平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
第20题:
收入标准
支出标准
财产标准
受益标准
成本还原原则
第21题:
第22题:
支付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
支付成本原则
受益可能性原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税收法定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