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的假设,称为( )。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一定的计量单位,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经济业务的金额的过程是()。
第5题: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第6题:
为确认与比较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而使用统一的计量尺度称为()
第7题: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的假设,称为()。
第8题: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是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
可收回金额是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
企业在运用会计计量属性时可以随意转变
第9题:
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时涉及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
在会计报表上对外反映会计要素变化结果
确定会计要素如何计量在会计报表上
选择进行会计要素记录的方法和手段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现值
公允价值
第12题:
货币流量
货币数量
货币计量
货币含量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第16题:
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的是( )
第17题:
将某一项目作为某一会计要素的内容地记入账册并在期末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称为()
第18题:
会计计量是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会计计量的属性有哪些()
第19题: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第20题: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财务报告
第21题:
计量单位
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
历史成本
第22题: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第23题:
历史成本
重臵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