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属于财政实现( )的手段。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D.国际收支平衡职能
第2题:
通过对经济总量发挥作用,来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被称为( )。
A.宏观财政政策
B.中观财政政策
C.微观财政政策
D.总财政政策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
第7题:
1993年-1997年,国家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年-2004年,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2009年又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共同目标是()
第8题:
我国进行宏观调控,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共同目的是()
第9题:
财政政策从总量调节来讲,主要是通过对()的调节来实现总供求的平衡。
第10题:
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控制市场投资的总量
公平社会分配
筹集财政资金,健全财政政策
第11题:
总供给
总需求
总产量
总产出
第12题:
财政政策
广义的财政政策
狭义的财政政策
经济政策
第13题:
A、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B、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C、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保持总量平衡和促进结构优化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种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①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给经济“降温” ②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防止经济增长滞缓 ③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义好义快发展 ④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
第18题: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治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用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第19题: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种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①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给经济“降温” ②解决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防止经济增长滞缓 ③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
第20题:
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对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合,是( )
第21题:
通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来发挥对经济的自动稳定作用
调整总供给的财政政策
根据经济情况调整预算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根据经济情况调整预算以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第22题:
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调节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控制市场投资的总量
调节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结构
筹集财政资金,健全财政政策
第23题:
盈余财政政策
平衡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