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劳动纠纷的是( )。
A.劳动者内部因为分工而发生的争议
B.两家用人单位因为工资存在差别而发生纠纷
C.工人因反对延长劳动时间而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而发生争议
第2题:
下列社会关系中,( )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A.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处理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
B.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
C.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
D.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培训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
E.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招收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劳动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第7题: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第8题: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第9题:
用工即劳动者已将其劳动力使用权转让给用人单位
劳动力被他人使用或者消耗
他人劳动力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
劳动者已将其劳动力置于用人单位的控制状态
第10题:
第11题: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合同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在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第三方中介机构之间产生
通过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和实质
第12题: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和实质
只有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才属于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形成提供劳动力与使用劳动力的关系
劳动法只调整劳动关系
第13题: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劳动纠纷的是:( )
A.劳动者内部因为分工而发生的争执
B.两家用人单位因为工资存在差别而发生纠纷
C.工人因反对延长劳动时间而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执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而发生争执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劳动法的概念中劳动关系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与()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与()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第19题:
劳动关系是()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第20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加班费而发生的争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社会保险而发生的争议
劳动者与单位进行交易而发生的争议
第21题:
劳动者
劳动力
劳动者与劳动力
单位与劳动力
第22题:
劳动行政关系。即行政机关和经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有关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其团体、劳动者及其团体和劳动服务主体之间,由于执行劳动行政职能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服务关系。即劳动服务主体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由于为劳动关系运行提供社会服务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团体关系。即劳动者团体(工会)与用人单位团体之间,劳动者团体(工会)与其成员或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团体与其成员或劳动者之间,由于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关系当事人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权益关系。即劳动权益处理机构与劳动权益当事人(或其他人)之间进行协调的关系
第23题:
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招聘产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双方协商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