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并网、能效、供电质量、
B.容量储备、燃料供应
C.社会安全、治安管理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以电定热
B.以热定电
C.以电定电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根据发改委《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电网增强技术支撑以便积极接纳新能源,具体技术包括()。
第7题:
智慧园区中宜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和储能,包括()地源热泵、储能系统等新能源设备,同时应部署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
第8题:
能源储备是指国家为防范能源供给风险,应对能源供应严重短缺、供应中断、价格剧烈波动等能源紧急事态,在平时有计划地储存一定数量的能源产品和能源资源的活动。我国能源储备还处在建设的初期,存在()的问题。
第9题:
欧洲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主要侧重于研究和解决电网对()的消纳、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加强需求侧管理等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以及对社会用户增值服务的完善。
第10题:
第11题:
储备规模较小
储备能力较低
储备结构不合理
制度不够完善
第12题:
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电网安全问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安全等问题
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技术
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技术
第13题:
A.供电和制冷
B.供热和制冷
C.供热和供电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出现质量问题后,供应商会走什么样的维修程序,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第18题:
加强科技攻关,重点解决特高压、大电网安全稳定、电网智能化、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大容量储能、电工新材料等技术和电网基础理论研究,是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第19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中智能发电内容的是()。
第20题:
提高清洁替代安全性,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
第21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前应开展电能质量前期评估工作,分布式电源应提供电能质量评估工作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包括下列哪几种()。
第22题:
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及调度运行控制技术
推广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与电网协调优化运行技术,平抑新能源波动性
开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试点,创新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方式
推广具有即插即用、友好并网特点的并网设备,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要求
第23题:
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其一次能源以直供用户端的电力、热(冷)力、干燥、海水淡化、燃料提质等多能输出,二次能源以气体或液体燃料为主、以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能源输入
由于系统采用了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在系统效率方面,年均综合效率可达70%以上
具有综合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等多重优点,是一种清洁能源
对于采用分布式能源中心供冷供热的项目,评估单位无须注意能源中心供冷供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