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某造纸厂为减少污染,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改造后,产品销售量并未增加,市场价格也未变动,但每年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经济价值估计为100万元,在进行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该项目改造后每年的经济效益流量为( )万元。A.100B.400C.500D.600

题目

42.某造纸厂为减少污染,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改造后,产品销售量并未增加,市场价格也未变动,但每年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经济价值估计为100万元,在进行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该项目改造后每年的经济效益流量为( )万元。

A.100

B.400

C.500

D.600


相似考题
更多“42.某造纸厂为减少污染,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改造后,产品销售量并未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
    B.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造成的损失金额
    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
    D.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答案:A,B,D
    解析:
    技术改造的总投资=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一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 第2题:

    某钢厂生产某种单一型号的螺纹钢,年产量为5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该钢厂拟进行技术改造,如果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90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质量不稳的问题,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假设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6000万元,则该钢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为( )万元。

    A.3200
    B.3600
    C.3900
    D.4000

    答案:A
    解析:
    技术该改造后的经济效益E=Q1*(C0-C1)-E0*K总=50*(4000-3900)-6000*0.3=3200

  • 第3题:

    共用题干
    某钢厂领导班子对该钢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过分析得知,该钢厂年产某种型号的螺纹钢200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预计该项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600元,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万元。
    A:5000
    B:8350
    C:5400
    D:5350

    答案:D
    解析:
    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企业应遵循的原则:①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③确保改造后能够消化推广。


    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在此情况下,其总投资可按下式计算:K=K+K-K。式中,K表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K表示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K表示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K表示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项目改造总投资的计算公式为:K=K+K-K。式中,K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K为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K为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K为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则该题中总的投资数为:5000+400-50=5350(万元)。


    年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计算:E=Q1(C0-C1)-E0K。式中,E为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Q1为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C0、C1为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K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E0为标准投资效益系数。所以,该题中的年经济效益为:2000*(4000-3600)-0.3*6000=798200(万元)。

  • 第4题:

    某钢厂领导班子对该钢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过分析得知,该钢厂年产某种型号的螺纹钢200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预计该项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600元,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万元。

    A.5000
    B.5350
    C.5400
    D.5450

    答案:B
    解析:
    5000+400-50=5350

  •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技术改造完成后,年经济效益为()万元。
    A:400
    B:470.5
    C:486.4
    D:498.6

    答案:B
    解析: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
    K=K+K-K=500+20-5=515(万元)。
    E=25*(450-425)-0.3*515=470.5(万元)。
    技术改造的总投资=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为: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地位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的薄弱环节,确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具体配套方案;可行性研究。
    企业技术改造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 第6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完成后,年经济效益为()万元。

    A.400
    B.470.5
    C.486.4
    D.498.6

    答案:B
    解析:
    E=25×(450-425)-0.3×515=470.5(万元)。

  • 第7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万元。

    A.500
    B.515
    C.530
    D.535

    答案:B
    解析:
    K总=K新+K损-K利=500+20-5=515(万元)。

  • 第8题:

    某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每吨水泥的成本为9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如果进行技术改造,需耗资800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水泥的成本降低至85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产量不稳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可达( )万元

    A.2200
    B.2510
    C.2600
    D.3000

    答案:C
    解析:
    100*(900-850)-0.3*8000=2600

  • 第9题:

    obi某企业原年产量为100万件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拟实施一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增投资2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会损失400万,其残值为80万元。改造完成后,每件产品成本由原来150元降至120元,假设标准投入效益系数为0.3。如果标准投入效益系数增加的话,则该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

    • A、增加
    • B、不变
    • C、减少
    • D、与之无关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某企业原年产量为100万件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拟实施一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增投资2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会损失400万,其残值为80万元。改造完成后,每件产品成本由原来150元降至120元,假设标准投入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为( )

    • A、2400
    • B、2304
    • C、2320
    • D、2480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obi某企业原年产量为100万件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拟实施一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增投资2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会损失400万,其残值为80万元。改造完成后,每件产品成本由原来150元降至120元,假设标准投入效益系数为0.3。该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总投资额为()。
    A

    2400

    B

    2000

    C

    2320

    D

    248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企业对其拥有的一台大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该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更新改造过程中发生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为700万元,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更新改造后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1100

    B

    1200

    C

    1600

    D

    17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要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为代价。

    A.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
    B.新技术的适应成本
    C.设备改造费用
    D.技术改造的时间成本

    答案:A
    解析: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要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

  • 第14题:

    某钢厂领导班子对该钢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过分析得知,该钢厂年产某种型号的螺纹钢200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预计该项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600元,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如果经过计算后,该钢厂技术改造总投资额为6000万元,则该钢厂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经济效益为( )万元。

    A.798200
    B.800000
    C.801605
    D.880000

    答案:A
    解析:
    2000*(4000-3600)-0.3*6000=798200

  • 第15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中,第一步是()。

    A.明确技术改造目标
    B.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C.提出改造方案
    D.可行性研究

    答案:B
    解析:
    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为: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的薄弱环节,确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具体配套方案;可行性研究。

  • 第16题:

    某钢厂生产某种单一型号的螺纹钢,年产量为5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该钢厂拟进行技术改造,如果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90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质量不稳的问题,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钢厂进行技术改造是,应选择( )。


    A.尖端技术
    B.中间技术
    C.初级技术
    D.适用技术

    答案:D
    解析:
    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技术改造时选择适用技术

  • 第17题: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万元。

    A 、 500
    B 、 515
    C 、 530
    D 、 535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共用题干
    某钢厂领导班子对该钢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过分析得知,该钢厂年产某种型号的螺纹钢200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预计该项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600元,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额时,应包括的内容是()。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
    B:技术改造中拆除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
    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
    D:拆除的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答案:A,B,D
    解析:
    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企业应遵循的原则:①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③确保改造后能够消化推广。


    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在此情况下,其总投资可按下式计算:K=K+K-K。式中,K表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K表示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K表示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K表示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项目改造总投资的计算公式为:K=K+K-K。式中,K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K为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K为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K为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则该题中总的投资数为:5000+400-50=5350(万元)。


    年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计算:E=Q1(C0-C1)-E0K。式中,E为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Q1为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C0、C1为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K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E0为标准投资效益系数。所以,该题中的年经济效益为:2000*(4000-3600)-0.3*6000=798200(万元)。

  • 第19题:

    某钢厂生产某种单一型号的螺纹钢,年产量为50万吨,每吨螺纹钢的成本为4000元。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和稳定产量,该钢厂拟进行技术改造,如果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投资5000万元,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4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螺纹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000元降至3900元,环境污染问题、消耗过高问题和质量不稳的问题,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该技术改造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万元

    A.5000
    B.5350
    C.5400
    D.5450

    答案:B
    解析:
    K总=K新+K损-K利=5000+400-50=5350

  • 第20题:

    某造纸厂为减少污染,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改造后,产品销售量并未增加,市场价格也未变动,但每年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经济价值估计为100万元,在进行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该项目改造后每年的经济效益流量为()万元。
    A.100 B.400
    C.500 D.60


    答案:A
    解析:
    【精析】经济效益与费用的估算应遵循支付意愿原则、受偿意愿原则、机会成本原则、实际价值计算原则。造纸厂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计算这类项目的经济效益应按照机会成本原则,机会成本应按该资源的其他最好可行替代用途所产生的效益计算。由于对造纸厂进行改造后,每年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经济效益估值为100万元,其他没有改变,则该项目改造后每年的经济效益流量应为100万元。

  • 第21题:

    加快()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

    • A、火电
    • B、钢铁
    • C、煤炭

    正确答案:A,B

  • 第22题:

    某造纸厂为达到排污达标,将投资重点放在治理"三废",保护生态率衡方面。企业的这种投资战略属于()。

    • A、产品投资战略
    • B、节能降耗战略
    • C、工艺投资战略
    • D、生产环境改造投资战略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多选题
    加快()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
    A

    火电

    B

    钢铁

    C

    煤炭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