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新闻作品语言的特点。
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写新闻应以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朴素。客观的叙述性语言为主,不能追求夸张的表达方式和加码的形容词。
新闻语言还必须简练、通俗、生动,力求符合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接近大多数群众的认识水平,并易为群众所接受。新闻语言不应是简陋、枯燥、浅白,而真正的好新闻,其语言应当是具体、生动、形象,充满情趣,洋溢文采,富有可读性的。
略
第2题:
简述新闻采写业务知识对研究新闻作品的意义?
(1)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记者是如何根据一定的报道目的,深人凋查研究,认识客观事物,寻找和挖掘新闻题材的;
(2)能帮助我们认识各种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更好地把握评价新闻作品的标准和要求;
(3)能帮助我们比较全面地考察一篇新闻作品从事实,经报道者的采访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的全过程,从而减少研究、评析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获得主动权,更好地按新闻规律、新闻采写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做好对新闻作品的评析、研究工作。
略
第3题:
简述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意义。
阅读和分析、研究外国新闻作品可以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开拓视野,了解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借鉴外国的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表现形式,丰富我们的新闻表现手段,拓宽新闻报道领域,做到“洋为中用”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是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意义。
略
第4题:
简述研究分析新闻作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研究分析新闻作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线路,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新闻作品的思想内容,评判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考察记者的采写实践,认识新闻作品的社会效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具体作品的实际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不将个人的欣赏标准强加于新闻作品,不以主观框框代替对新闻作品的客观评价。
(2)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迎合别人意图,随声附和,陷于盲从,也不能迎合学术研究的形势、方向、政治和社会背景,“察言观色”,达到别的目的。
略
第5题:
下列哪些属于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
第6题:
广告口号的表现手法()。
第7题:
第8题:
报道内容是否真实、可信
所选的主要事实材料是否新鲜、典型
新闻要素交代得是否清楚
报道内容是否具有时宜性
新闻表现手法是否丰富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口语法
押韵法
双关法
顶针法
悬念法
第13题:
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需要注意的是()。
A要注意新闻作品是如何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的
B要注意把握新闻作品的内容
C要注意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
D要注意消息有消息的结构形式,通讯有通讯的结构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
E要注意把握作品运用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第14题:
新闻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A描写
B抒情
C叙述
D说明
E议论
第15题:
简述分析新闻作品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需注意:
要注意其是如何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的,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还要注意消息有消息的结构形式,通讯有通讯的结构形式,不同的新闻体裁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在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还要注意准确把握作品所运用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略
第16题:
新闻主题的意义在于()。
A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
B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
C新闻主题是所有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的前提
D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
E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第17题:
西方式插花作品经常采用哪些表现手法?
第18题:
简述目前我国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第19题:
主题凸显
视觉导向
名美劝诱
悬念
第20题:
对新闻材料的分析
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对新闻语言的分析
对新闻主题的分析
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
第21题:
写实和夸张
排比和对偶
对比和比喻
连环画和推荐
抒情和悬念
第22题:
直接展示
突出特征
合理夸张
安排悬念
第23题:
描写
抒情
叙述
说明
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