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新、马地区著名的华文报纸有:()A《日生报》B《叻报》C《中兴日报》D《光华日报》E《南洋商报》

题目
辛亥革命前后,新、马地区著名的华文报纸有:()

A《日生报》

B《叻报》

C《中兴日报》

D《光华日报》

E《南洋商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C,D
更多“辛亥革命前后,新、马地区著名的华文报纸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一位著名侨胞,深受岳父陈嘉庚先生影响,一生热衷社会公益,对新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请问他是谁:()

    • A、李清泉
    • B、李光前
    • C、李献兰
    • D、李庭芝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新、马地区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


    正确答案:《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 第4题:

    ()是19世纪在美国出版最长的一份华文报纸。


    正确答案:唐番公报

  • 第5题:

    国内报纸的著名言论版


    正确答案:--《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
    --《南方周末》时评版

  • 第6题: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新媒介有哪些?()

    • A、报纸
    • B、广播
    • C、橱窗
    • D、霓虹灯
    • E、路牌

    正确答案:B,C,D,E

  • 第7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历史背景: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1906年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规来钳制新闻事业。然而,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给了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代表性刊物列举:《民报》、《神州日报》、“竖三民”、《大江报》
    (三)报刊活动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中的两大党派改良派与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了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了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超过改良报刊,而且舆论上也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力量都是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时与敌对思想作斗争。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延伸。读者已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
    (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这些副刊内容多是直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评价: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四)业务改进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有“社论”、“时论”、“时评”等。
    (3)编辑工作进步,有的报纸庄、谐并重,版式有了很大改进,促进了文艺副刊的发展。
    (4)大多数报纸结束,“报”、“刊”不分时代,由近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
    (五)总评:虽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政党报纸相互攻击的时期,但以革命派为主导的报刊活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理论,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其业务大体奠定了现代报纸的雏形。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1)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于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2)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革命色彩鲜明,出版92天后被封。
    (3)20余天后,创办《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出版一个月后被封。
    (4)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是19世纪在美国出版最长的一份华文报纸。

    正确答案: 唐番公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新、马地区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是()
    A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B

    《南洋商报》

    C

    《海峡时报》

    D

    《联合早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2)资产阶级各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舆论上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业务改进:
    (1)报刊言论的加强和丰富。语言晓畅,短小灵活,生动鲜明。
    (2)新闻报道增多和改善。与戊戌时期相比,消息在报刊上地位逐渐提高。
    (3)编辑工作的进步。报纸版式有了很大改进,标题出现了多行题,通栏题;文艺副刊、新闻图片、漫画受到重视,广告发行及报纸经营管理得到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辛亥革命前后,新、马地区著名的华文报纸有:()
    A

    《日生报》

    B

    《叻报》

    C

    《中兴日报》

    D

    《光华日报》

    E

    《南洋商报》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四楼外文报刊期刊阅览区的外文报纸开架服务:()

    • A、提供近3个月的新报纸
    • B、提供近半年的新报纸
    • C、提供近1年的新报纸
    • D、提供近2年的新报纸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书生之家”有哪几部分组成?()

    • A、中华图书网
    • B、中华文献网
    • C、中华报纸网
    • D、中华期刊网
    • E、中华会议网

    正确答案:A,C,D

  • 第15题: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新、马地区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是()

    • A、《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 B、《南洋商报》
    • C、《海峡时报》
    • D、《联合早报》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翻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报纸,发现革命前对老百姓的“子民”“蚁民”“贱民”等称呼,在革命后被“国民”“公民”等词语代替。他由此对辛亥革命的意义有了深入理解,其中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C、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
    • D、使人民完全获得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辛亥革命前后报刊广告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2)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所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 第18题:

    鲁迅的小说《药》的时代背景是()。

    • A、辛亥革命前后
    • B、“五四”运动前
    • C、大革命失败前后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简述于右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1)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于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2)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革命色彩鲜明,出版92天后被封。
    (3)20余天后,创办《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出版一个月后被封。
    (4)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 第20题:

    填空题
    新、马地区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

    正确答案: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新媒介有哪些?()
    A

    报纸

    B

    广播

    C

    橱窗

    D

    霓虹灯

    E

    路牌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辛亥革命前后报刊广告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2)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所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最早由华人创办的华文报纸是(),于1881年12月薛有礼在新加坡创办。

    正确答案: 《叻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