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拉尔夫•泰勒
B施瓦布
C斯腾豪斯
D保罗•弗莱雷
第1题:
第2题:
1975年,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出版了他的名著《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提出了()的过程模式。
课程开发
略
第3题:
美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在对目标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批判模式
B过程模式
C外观模式
D实践与折中模式
第4题: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第5题: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提出的。
第6题: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
第7题:
情境模式
目标模式
批判模式
过程模式
第8题:
实践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目标模式
第9题:
实践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目标模式
第10题:
实践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目标模式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过程模式对目标模式的批判。
(1)在斯滕豪斯看来,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2)斯滕豪斯认为,对于行为技能的训练来说,目标模式是适用的,它通过分析使要形成的操作行为明晰化,从而促进了训练过程。但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目标模式是不适宜的。
(3)目标模式的实质是通过目标的分析,使教育结果的质量标准形式化,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降低了质量标准。此外,目标模式还有使知识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的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损害内容的方法”。目标模式通过武断地规定思维界限及对知识中的未决问题武断地限定答案,使学校获得了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与力量,而教师的角色,则从一个复杂的知识领域中的学生,转变为传授学校认可俄观点的师傅了,这就歪曲了知识的本质。
(4)关于第二种误解,斯滕豪斯认为:目标模式的方法,基本是一种通过使目标明晰化而改善实践的尝试。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却不能改进实践。
略
第14题:
“课程审议”是以下哪种设计模式常用的方法?()
A实践与折中模式
B过程模式
C目标模式
D批判模式
第15题:
课程的编制模式包括()
第16题:
斯腾豪斯批评泰勒的目标模式,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
第17题:
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_________评价模式,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实践与折中模式
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
批判模式
第20题:
批判模式
过程模式
外观模式
实践与折中模式
第21题:
拉尔夫•泰勒
施瓦布
斯腾豪斯
保罗•弗莱雷
第22题:
第23题:
批判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