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A君子
B兼士
C大丈夫
D大儒
第3题:
《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是怎么阐释“大丈夫”的?
第4题:
以“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标准的是以下哪位?()
第5题:
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
第6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第7题:
试述孟子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几条内心修养功夫。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文人
大丈夫
大儒
通人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西游记在传统人格的批判与对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西游记对旧人格理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唐僧形象塑造上,唐僧是封建知识分子和虔诚佛教徒的复合体形象,他有坚定的取经信念,超越常人的道德修养,但在取经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无能,一听说妖怪就吓得战兢和乞怜,表现其精神境界的崇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匮乏。
唐僧身上的这种特点,和程朱理学醇儒式的人格理想有着重要关系,醇儒人格要求人们趋向内省,很少外扩,道德涵养的超前与实际才能的滞后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人们失云了对自然、对社会的战斗能力,由刚健自信走向了孱弱自卑,怯于反抗、冒险。对醇儒人格予以一定程度的怀疑和嘲笑,同时将自己的理想人格寄托在孙悟空身上。
略
第14题:
孟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A文人
B大丈夫
C大儒
D通人
第15题:
孟子说:“(),(),(),此之谓大丈夫。
第16题:
简述孟子的“大丈夫人生”的内涵。
第17题:
什么精神是孟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中的首要内容?
第18题:
孟轲认为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君子
兼士
大丈夫
大儒
第22题:
第23题:
持志养气
动心忍性
存心养性
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