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大都是在同他人比较、对照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教育中,教师或成人应该更多地向他们提供各种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具体指出榜样的良好品质,并告诉学生这种良好品质的实际意义,使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与榜样对比来评价自己,进而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由于自我评价能力有了更大发展,教师或成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如道德认识方面入手,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社会道德规则,增强是非判别能力以帮助他们准确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针对小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主要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使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成人的依附性还很强,所以使其体验到教师或成人的亲切感更有利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体验开始逐渐丰富,因此教师或成人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友谊感等复杂情感,多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是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及良好品质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三)小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他们自控能力的复杂性。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或成人应该经常形象化地给他们讲解各种行为规则,并指出不遵守这些规则所产生的危害,向他们提供自我控制比较强的榜样形象,同时有意识地创设多种情境,让儿童在活动中相互评价、相互制约,进而提高自我控制水平。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习得了一些社会规范,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年级有了进步,因此家长或老师应当适度给予他们自我管理的自由,但仍不忘及时地引导,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略
第4题: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第5题:
如何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主人?
第6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管理能力?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个体自我管理的过程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从他人管理走向自我管理的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是他人无法代替的自主管理。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2)提供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平台;
(3)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略
第15题: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时间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则具备较强的学业时间自我管理能力。
第16题:
如何培养独立生活意识()
第17题:
主体性班级管理最直接的效果是()。
第18题: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是()。
第19题: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自治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
第20题:
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对成功报有希望
锻炼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干好本职工作,靠自立,靠本事、靠能力
第21题:
第22题: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
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自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