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道德信念
B利他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第1题:
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在职业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行为中做法错误的是( )。
A.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B.将职业道德知识外化为行为
C.职业道德知识与信念、行为无关
D.言行一直,表里如一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来培养。
第5题:
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第6题: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建立在人生观的基础之上。
第7题:
它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客观指标。这反映的是()
第8题:
德育过程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又将个体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第9题:
高校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教师规范外化为道德行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第10题:
天生的
由文化水平决定的
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
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道德信念
利他行为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习惯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护理道德修养是护理人员把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的过程。
第16题: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
第17题:
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准是()
第18题:
在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意志是社会道德和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品质的首要成分。
第19题:
个性是一个人的()的反映。
第20题:
人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
第23题:
道德情感
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
道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