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苏轼一生由于有着丰富而精湛的文艺实践,又有儒、释、道兼容的文化哲学,更具有文学艺术的自由创造精神,所以,他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
(1)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苏轼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实践,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通才,他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之中。这一精神的养成首先得益于包括其父弟在内的“蜀学”的影响,使他能够自由地穿行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诸多学派之中,不为任何一种文化思想所束缚,而能融儒、道、释为一体,用之于人生实践,诗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熔铸成一家之文论。苏轼一生的科举仕途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支柱,晚年看似有归依佛学之向,实则仍不离孔学。苏轼“达”时济苍生,“穷”时不忘济百姓,穷、达之时都能“善其身”,故能获得儒家所追求的个体与群体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苏轼并不独尊儒学,而是兼综三教。苏轼少年时就开始读庄子,深受其感染,苏轼一生以庄子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艺术精神指导自己的文学实践,获得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自贬黄州之后,苏轼常与僧道交游,并潜心佛学研究,用佛性解脱心理冲突,化解心灵矛盾,获取精神上的自由,获得佛家所追求的人与自我心性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苏轼《祭龙井辩才文》说:“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阐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轼正是融三教于一体的大海,他自由地吸纳各种文化思想进行创造,实践于文学和文论,就产生了具有自由艺术精神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思想。
(2)创作主体的“空静”及对“常理”的把握。苏轼的空静观是融合佛、道谈文艺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是指创作主体要以虚空、宁静的心胸观照事物,把握事物的常理。老庄之道强调心斋、坐忘,用空静之心以应万象的无穷变化之动,把握动静的变化规律和万物的无穷奥理,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由境界。佛学也讲究以空静的方式体悟真如佛性。苏轼强调空静的目的是为了自由地“求物之妙”,因此他又主张“其神与万物交”、“身与竹化”,即神与物游。
(3)“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的创作论。在文学创作方面,苏轼既强调“有为而作”,又主张自由“达意”。他从儒家思想出发,强调文章反映现实的功能,既循欧阳修反对时文于“枝词”上用力的形式主义文风,又反对道学家空谈道义的“游谈”。但苏轼的自由创造精神决定了他并不为此类尚实用的思想所束缚,其所谓有为而作之“为”,也不尽指“言必中当时之过”和“有补于国”的实用目的。从他自身的创作实践来看,有为而作之“为”更多地是指为“文统”目的而写作,即为自由“达意”而写作。
(4)崇尚自然天成之美,追求风格的自由变化。苏轼认为,艺术家在了然于心与口与手的自由创造中,必然达到自然天成、传神入化的境地。苏轼也追求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对苏李、曹刘、陶谢、李杜、韦柳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都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
(5)诗画一律与传神入化的诗境特征论。
“传神”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审美范式,一切艺术都以传神为最高境界,文学自不例外。
传神论始于庄子,顾恺之论画首倡“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往后便不断为人论及。苏轼反复强调诗画要追求传神入化之美,自有独到之见。首先,要想达到作品传神的化境,作者必须能与物同化,做到“物化传神”。其次,苏轼还从司空图的“离形得似”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二论中,融合生发出“象外传神”的创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说明“物化”并非只观照此物此景而不旁及他物他景;相反,越是能体物之妙,就越是能超以象外而求之。其三,苏轼融合司空图的韵味说,主张诗境的“韵味传神”。《书黄子思诗集后》对司空图的“美在咸酸之外”极为赏赞,并认为黄子思之诗亦有此味,“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又《送参寥师》说“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之至味即在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就是能于象外、景外、韵外、味外传达出不尽神韵,给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的美感。 总之,传神入化的艺术至境的生成,是文艺家自由的生命精神与自由的艺术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苏轼崇尚传神论也正是这些精神的体现,并因此丰富了传神论的理论内涵。
更多“论述儒道释思想对苏轼文论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苏轼儒、道、释合一的思想。


    正确答案: 苏轼生活在十一至十二世纪之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成熟定型的时期,由魏晋以来所展开的儒道释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逐渐演变为互渗融合与共存,到唐宋时代,三者形成了共尊的局面。作为深受传统文化陶冶的封建文人,苏轼思想有着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典型的结构形态。
    儒学精神是苏轼复杂多层思想的主色调。苏轼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是名冠一时的文学家,深厚的家学渊源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多样的才能,也铸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传统儒家的功名思想深深地溶进了他灵魂的深处,使他从小就立下凌云之志,抱有高远之怀,将人生的视点投注于广阔纷纭的社会生活,面对北宋积弱积贫、岌岌可危的险恶局势,他希望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的阶级统治,曾向朝廷献计献策。苏轼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每到贬谪新地,苏轼都能以乐观的情怀忘却心灵的伤痛,以贤者的姿势跟当地的民众打成一片,苏轼以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功惠当代的斐然政绩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峻洁的形象。
    宋代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日趋腐朽和没落,传统儒学精神渐渐失去了合理的内核。传统儒学精神失落了,而佛老思想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离尘去世的佛老思想是苏轼理想受阻后对传统儒学精神的反弹,是源于他现实人生罹难后的重新选择。因而,他常常发出“人生如梦”的长叹,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凉之感,所以他认为对柔弱渺小的个体生命来说,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从身心的拘役中求得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饱经世事忧患、风尘播弄而面容苍老、身心疲惫的苏轼,在佛老光辉的照耀下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与酸痛。
    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规定着他人生的基本追求,佛老思想是其感情焦燥的润滑,是对传统儒学精神倾斜的平衡。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苏轼对文学的贡献也正得力于他的这种独特思想构造所产生的内驱力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推动。

  • 第2题:

    论述中国烹饪思想及其对中国烹饪实践的影响。


    正确答案:在饮食思想上,由于中国哲学讲究气与有无相生,在文化精神上形成了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注重模糊等特色,使得中国人在烹饪科学上产生了独特的观念: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与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强调饮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食用养生与审美欣赏的和谐统一,讲究饮食品的色、香、味、形、器与养协调之美,既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即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 第3题:

    儒道释三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纵向上的呈现。儒道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儒道释三教的关系是()。

    • A、冲突
    • B、对立
    • C、互补
    • D、会通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试论儒、道两家思想对刘勰文论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方法论上,刘勰以儒为主。《序志篇》自言“擘肌分理,惟务折衷”,这是将孔儒“中庸”的人格法式创造性地转换为文学理论的思想方法。《论语·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朱熹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刘勰取其意而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从而将前人视为相互对立或互不相关的文论命题、范畴和概念,通过剖析辩证,找到它们之间互相关联着的某种共同性,从而建立起一种更为深刻的关于统一的看法。从方法论的特定意义上讲,《文心雕龙》之所以能苞罗群籍、弥纶群言而最终成为魏晋南北朝思想之总结,正是刘勰“惟务折衷”的结果。
    2)、道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文心雕龙》以道家的自然之道作文学的本体之论。“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这是天道之文;“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这是地道之文。不惟天地有文,而且动植皆文。日月、山川、草木、林泉、龙凤、虎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以它们的“形”与“象”,以它们的“妙”与“奇”,以它们的变化无穷也是魅力无穷的“文”,无言地言说着自然之道。而这种言说过程乃至言说实质本身,就是自然,就是道。天地之间是人,人乃“性灵所钟”,乃“五行之秀,天地之心”(《原道篇》)。遵循着天地自然的规律,人也有着自己的“文”(人之文,亦即“人文”)。人文的创造者“心生而言立,言立以文明”(同上),同样在言说着自然之道,而这种言说过程乃至言说实质本身,同样是自然,同样是道。

  • 第6题:

    论述新批评文论的思想观点。


    正确答案: [1]提出文学本体论;
    [2]倡导内在批评;
    [3]把语言的功能分为科学性与情感性;
    [4]提出“构架--肌质”两元论;
    [5]倡导细读。

  • 第7题:

    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
    (2)观物取象。此说原是对《易》象起源的说明,但其揭示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启发了后世对文学创作规律和法则的探索。“观物”理论是古代文论“物感”说产生的基础。取象理论则涉及到文学想象和形象思维的某些特性。
    (3)通变入神。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文体的代有兴盛,都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的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
    (4)中和之美。《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
    (5)观民生民。《易》表达了通过观察民风以正君道的思想,它启发了后代文学家提出“观风”和“风化”的艺术规范,鼓励文学创作去讽谏社会政治得失,从而促进古典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形成。
    (6)情见乎词。自《易》提出“情见乎词”之后,启发了后人讲究语言艺术如何与内在情理完美统一的问题。对情的规范和对这一规范的突破,构成了古代文论的重要内容。
    (7)言意之辩。《易传》认为言和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言意的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庄子、陆机、刘勰的理论都深受其影响。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的风格长河。
    (8)言语枢机。《周易》强调语言运用,注重修辞,要求切合事理,反对矫情,对后代批评家讲究语言艺术有直接影响。
    (9)称名取类。“名”指事物名称,“类”指事物的异同。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以有限的语言文字去涵盖无限的生活内容。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等即受此影响。
    (10)贲饰尚素。原意强调本真,但不排斥文饰,而是否定极饰灭真,体现了文饰与质素辩证统一的观点。此说对后世平淡的美学观念以及平淡与华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和封建教会的束缚,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使人类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得到蓬勃发展,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境界。
    1、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针对封建教会对人性的扼杀,“人文主义”者提出“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要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从管理思想的意义上说,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成果是使人成为管理的主体有了思想和社会的基础。管理要靠人,管理要研究人,管理要服务于人,管理思想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境界。
    2、科学得到发展,知识的地位上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提出了要求与可能。“人为主义”者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及拥有知识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新的提高。这一社会氛围,对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具有深远影响。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文艺复兴给社会带来了民主、自由、创新的气息,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新的生机。从而使管理的内容、范围、方式、途径等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国际贸易、跨国经营、股份公司成为管理的新领域、新模式,为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别林斯基的文论观点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述苏轼儒、道、释合一的思想。

    正确答案: 苏轼生活在十一至十二世纪之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成熟定型的时期,由魏晋以来所展开的儒道释之间的冲突与斗争,逐渐演变为互渗融合与共存,到唐宋时代,三者形成了共尊的局面。作为深受传统文化陶冶的封建文人,苏轼思想有着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典型的结构形态。
    儒学精神是苏轼复杂多层思想的主色调。苏轼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是名冠一时的文学家,深厚的家学渊源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多样的才能,也铸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传统儒家的功名思想深深地溶进了他灵魂的深处,使他从小就立下凌云之志,抱有高远之怀,将人生的视点投注于广阔纷纭的社会生活,面对北宋积弱积贫、岌岌可危的险恶局势,他希望加强和巩固封建王朝的阶级统治,曾向朝廷献计献策。苏轼一生仕途偃蹇,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每到贬谪新地,苏轼都能以乐观的情怀忘却心灵的伤痛,以贤者的姿势跟当地的民众打成一片,苏轼以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功惠当代的斐然政绩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峻洁的形象。
    宋代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日趋腐朽和没落,传统儒学精神渐渐失去了合理的内核。传统儒学精神失落了,而佛老思想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离尘去世的佛老思想是苏轼理想受阻后对传统儒学精神的反弹,是源于他现实人生罹难后的重新选择。因而,他常常发出“人生如梦”的长叹,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凉之感,所以他认为对柔弱渺小的个体生命来说,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从身心的拘役中求得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饱经世事忧患、风尘播弄而面容苍老、身心疲惫的苏轼,在佛老光辉的照耀下咀嚼着人生的苦涩与酸痛。
    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规定着他人生的基本追求,佛老思想是其感情焦燥的润滑,是对传统儒学精神倾斜的平衡。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苏轼对文学的贡献也正得力于他的这种独特思想构造所产生的内驱力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推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钟嵘的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钟嵘的文论思想主要有吟咏情性说、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分述如下。
    (1)吟咏情性说。钟嵘认为,诗歌的性质或基本特征是吟咏情性,即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创作情性的萌动,又有赖于“气”、“物”的感召,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此,“气”并不直接规定诗,而是经由外物到人的性情再到诗的途径。这是个从外(气、物)到内(人之性情)再到外(形诸舞咏,即显现于外的诗歌、音乐和舞蹈)的过程,这就是文学创作内在化与外在化的过程。
    (2)直寻说。所谓“直寻”,就是从感物(此“物”即前述自然景物与人世沧桑)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寻词觅句。也就是说,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典(用事)。
    (3)三义说。
    《诗品序》云:“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说是指钟嵘探讨兴、比、赋及其三者关系的理论观点。钟嵘的“三义说”,对传统的“六义说”有所突破而自有新意。他从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特征和“寓目辄书”的思维特征从发,一改赋、比、兴的传统排序,而变为兴、比、赋。这改动不仅突显了六义中“兴”的地位,同时又扩充并深化了兴、比、赋的文论内涵。
    (4)滋味说。“味”的本义原指由口腹的欲望满足所获得的生理快感。钟嵘《诗品序》明确提出“滋味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可见“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了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滋味”之“味”在在钟嵘《诗品》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品尝、鉴赏,类似于“品”的第一层含义。“味诗”,就是钟嵘对诗的品评方法,所谓“使味之者无极”;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苏轼文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苏轼一生由于有着丰富而精湛的文艺实践,又有儒、释、道兼容的文化哲学,更具有文学艺术的自由创造精神,所以,他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
    (1)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
    (2)创作主体的“空静”及对“常理”的把握。
    (3)“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的创作论。
    (4)崇尚自然天成之美,追求风格的自由变化。
    (5)诗画一律与传神入化的诗境特征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结合作品论述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 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首先,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其次,主张诗贵传神。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苏轼的诗歌创作,在体物传神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如写西湖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苏轼反复强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空静心态,来源于他对佛老之学的认识,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对艺术家来说,摒除杂念,保持空静的心态,正可以获得最人的思维空间以创造深情远韵的艺术境界。
    再次,崇尚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如《读孟郊诗二首》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其二,意境清新。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如《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 第14题:

    论述文艺复兴运动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的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
    2、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准备了条件;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 第15题:

    哪节经文论述了天桥?


    正确答案:安拉说:“你们中没有一个人不到火狱的,那是你的主决定要施行的。然后,我将拯救敬畏者,而让不义者跪在那里面。”(麦尔彦19:71、72)“在那日,我将看见男女信士们,他们的光辉,在他们的前面和右边奔驰。”

  • 第16题:

    论点也叫论题或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提出的(),是全文论述的中心。


    正确答案:观点

  • 第17题:

    别林斯基的文论观点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横向讲有儒道释三家,其中儒释两家双峰对峙,兼济互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多选题
    儒道释三教的关系是()。
    A

    冲突

    B

    对立

    C

    互补

    D

    会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论点也叫论题或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提出的(),是全文论述的中心。

    正确答案: 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论述儒道释思想对苏轼文论的影响。

    正确答案: 苏轼一生由于有着丰富而精湛的文艺实践,又有儒、释、道兼容的文化哲学,更具有文学艺术的自由创造精神,所以,他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一家
    (1)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苏轼一生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实践,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通才,他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之中。这一精神的养成首先得益于包括其父弟在内的“蜀学”的影响,使他能够自由地穿行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诸多学派之中,不为任何一种文化思想所束缚,而能融儒、道、释为一体,用之于人生实践,诗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熔铸成一家之文论。苏轼一生的科举仕途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支柱,晚年看似有归依佛学之向,实则仍不离孔学。苏轼“达”时济苍生,“穷”时不忘济百姓,穷、达之时都能“善其身”,故能获得儒家所追求的个体与群体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苏轼并不独尊儒学,而是兼综三教。苏轼少年时就开始读庄子,深受其感染,苏轼一生以庄子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艺术精神指导自己的文学实践,获得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自贬黄州之后,苏轼常与僧道交游,并潜心佛学研究,用佛性解脱心理冲突,化解心灵矛盾,获取精神上的自由,获得佛家所追求的人与自我心性和谐统一的自由精神。苏轼《祭龙井辩才文》说:“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阐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轼正是融三教于一体的大海,他自由地吸纳各种文化思想进行创造,实践于文学和文论,就产生了具有自由艺术精神的文学作品和文论思想。
    (2)创作主体的“空静”及对“常理”的把握。苏轼的空静观是融合佛、道谈文艺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是指创作主体要以虚空、宁静的心胸观照事物,把握事物的常理。老庄之道强调心斋、坐忘,用空静之心以应万象的无穷变化之动,把握动静的变化规律和万物的无穷奥理,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由境界。佛学也讲究以空静的方式体悟真如佛性。苏轼强调空静的目的是为了自由地“求物之妙”,因此他又主张“其神与万物交”、“身与竹化”,即神与物游。
    (3)“有为而作”与自由“达意”的创作论。在文学创作方面,苏轼既强调“有为而作”,又主张自由“达意”。他从儒家思想出发,强调文章反映现实的功能,既循欧阳修反对时文于“枝词”上用力的形式主义文风,又反对道学家空谈道义的“游谈”。但苏轼的自由创造精神决定了他并不为此类尚实用的思想所束缚,其所谓有为而作之“为”,也不尽指“言必中当时之过”和“有补于国”的实用目的。从他自身的创作实践来看,有为而作之“为”更多地是指为“文统”目的而写作,即为自由“达意”而写作。
    (4)崇尚自然天成之美,追求风格的自由变化。苏轼认为,艺术家在了然于心与口与手的自由创造中,必然达到自然天成、传神入化的境地。苏轼也追求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对苏李、曹刘、陶谢、李杜、韦柳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都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
    (5)诗画一律与传神入化的诗境特征论。
    “传神”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审美范式,一切艺术都以传神为最高境界,文学自不例外。
    传神论始于庄子,顾恺之论画首倡“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往后便不断为人论及。苏轼反复强调诗画要追求传神入化之美,自有独到之见。首先,要想达到作品传神的化境,作者必须能与物同化,做到“物化传神”。其次,苏轼还从司空图的“离形得似”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二论中,融合生发出“象外传神”的创见。“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说明“物化”并非只观照此物此景而不旁及他物他景;相反,越是能体物之妙,就越是能超以象外而求之。其三,苏轼融合司空图的韵味说,主张诗境的“韵味传神”。《书黄子思诗集后》对司空图的“美在咸酸之外”极为赏赞,并认为黄子思之诗亦有此味,“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又《送参寥师》说“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之至味即在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就是能于象外、景外、韵外、味外传达出不尽神韵,给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的美感。 总之,传神入化的艺术至境的生成,是文艺家自由的生命精神与自由的艺术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苏轼崇尚传神论也正是这些精神的体现,并因此丰富了传神论的理论内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新批评文论的思想观点。

    正确答案: [1]提出文学本体论;
    [2]倡导内在批评;
    [3]把语言的功能分为科学性与情感性;
    [4]提出“构架--肌质”两元论;
    [5]倡导细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作品论述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 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首先,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其次,主张诗贵传神。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苏轼的诗歌创作,在体物传神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如写西湖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苏轼反复强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空静心态,来源于他对佛老之学的认识,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对艺术家来说,摒除杂念,保持空静的心态,正可以获得最人的思维空间以创造深情远韵的艺术境界。
    再次,崇尚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如《读孟郊诗二首》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其二,意境清新。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如《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