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 ! (韩愈《师说》)
第2题:
A.舜
B.禹
C.老子
D.尧
第3题:
《苏武传》中的降将有()
A苏武
B烛之武
C樊哙
D卫律
E李陵
第4题: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天”“致其性”是什么意思?
第5题:
《公羊传》与《谷梁传》对黄池之会吴国的态度完全不同
第6题:
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他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第7题:
以儒家正统自居,自称“得圣人之传”的是()
第8题:
《诗》:“缁衣之好合。”毛传:“好()宜也。”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之
于之
矣
也
第12题:
第13题:
口头传播因为传之不广、传之不远,因此也不适合于传播带有复杂意义的内容。()
第14题:
第15题:
传化之府
第16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张中丞传后叙》)“讲”“精”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本书?()
第18题:
柳宗元的《封建论》记载:“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第19题: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段话出自哪一部著作?其中的什么篇?
第20题: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
第21题:
第22题:
《邹氏传》
《谷梁传》
《公羊传》
《左氏传》
第23题:
尧、舜、禹
夏、商、周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舜、禹和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