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篇中。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是其内容,()是其表现形式。
第2题:
教材认为:叶燮的诗学专论《()》是继刘勰《()》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第3题:
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提出的“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家()之间的关系。
第4题:
刘勰提出“风骨”这一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
第5题:
《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骨”,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第6题:
“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风即言辞动人,骨即立意强健”
“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第11题:
第12题:
黑格尔
姚斯
刘勰
布封
第13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最高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是()
第14题:
()学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是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钟嵘的《()》和刘勰的《()》。
第16题:
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说。
第17题:
刘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