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师法自然”说
B.“妙造自然”说
C.“理、事、情”说
第3题:
第4题:
试述叶燮论诗歌创作中的思维特点。
他认为一般的事理人人能言,而诗人应表现是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表时他对诗歌创作所表现的独特内容有所认识。他以杜甫等唐代诗人的名句为例,论述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实质上提示了其夸张、虚拟、想象等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他总结道:“唯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像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他对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作了精辟的阐述,深刻地涉及到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问题。
略
第5题:
试述叶燮“才、胆、识、力”和“理、事、情”的理论内涵。
第6题:
简述叶燮的诗歌本原论。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客观性
相对性
多样性
科学性
自然性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袁宏道
谢榛
严羽
叶燮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A.标宗指
B.本原
C.师法自然
第15题:
试述叶燮表现客观事物的“事、理、情”的观点
作者指出作诗之本,就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来说,可以用理、事、情三者来概括,从客观事物而言,理、事、情有自然之物与社会事物的分别,对于自然之物来说,理是物的本质,事是物的存在,情是物的情态。而对于社会事物来说,理是指道理,事是指所发生的事件,情是指人的感情。叶燮虽对二者没有作出分别,但实际上其讼理、事、情是兼有以上两方面的含义的。诗歌虽是抒情的,但并不排除理和事,只不过诗歌所写的是“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要“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这样诗就与文区别开来了。
略
第16题: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提出这种比较合乎诗歌创作,规律的通达见解的诗论家是()
第17题:
试述叶燮的诗学思想。
第18题:
叶燮是如何论述诗歌创作中的主客关系的?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