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1)麻疹症状:
1)病初与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
2)发烧后2-3天,口腔粘膜改变
3)发烧3~4天,开始出皮疹。
4)出疹一般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
麻疹的护理:
1)病儿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让风直吹病儿。室温宜恒定。
2)注意眼部卫生。
3)注意鼻腔、口腔清洁。
4)饮良宜富于营养而且容易消化。
5)出疹高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
6)疹子“内陷”应注意有无并发症。
7)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护理病儿后,要在院内晒晒太阳或吹吹风再接触孩子。
(2)风疹症状:
1)病被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多为低烧。
2)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无皮疹。 3耳后及枕问淋巴结肿大。
风疹的护理:
1)发烧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染。
(3)幼儿急疹症状:
1)发病突然,高烧可达40℃,食欲差,但小儿精神还好。
2)高烧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同时面部及身上出现红色疹子,经1~2日皮疹全部退尽。
幼儿急疹的护理:高烧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烧药并配合物理降温法,降低体温至38℃左右,以免高烧面抽风。
更多“简述三种急性发疹性疾病的症状有何不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发疹性感染的皮疹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发疹包括皮疹(外疹,exanthem)和粘膜疹(内疹,enanthem)两大类。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起病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麻疹于第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等,虽然都有例外。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疹子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麻疹有粘膜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pot),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等。疹子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D斑丘疹(maculo-papularrash):多见于麻疹,风疹,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②出血疹(petechia):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病。③疱疹或脓疱疹(vesiculo-pustularrash):多见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④荨麻疹(urticaria):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 第2题:

    简述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


    正确答案: 1.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期叶片上延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而在幼苗期叶片上其孢子堆呈现多重轮生的现象。后期在发病部位产生黑色的条状冬孢子堆。
    2.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病小而较条锈病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
    3.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3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黄褐色,不规则散生。秆锈菌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导致同一侵染点叶正反面均出现孢子堆,且背面孢子堆比正面大。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产生黑色冬孢子粉。

  • 第3题:

    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急性毒性、()毒性、慢性毒性三种。


    正确答案:亚急性

  • 第4题:

    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经口毒性、经皮毒性、()三种。


    正确答案:经呼吸道毒性

  • 第5题:

    填空题
    由军团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疾病,根据两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表现可分为()。

    正确答案: 军团菌病和庞蒂亚克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小儿发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何谓食物中毒?与其他食源性疾病相比食物中毒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食物中毒系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特征:
    ①发病急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短:
    ②临床表现相似
    ③发病范围局限;
    ④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⑤有些种类的食物中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简述肺热发疹的证候表现。


    正确答案:身热,咳嗽,胸闷,肌肤红疹,舌红,苔薄白,脉数。

  • 第9题:

    什么是分布式拉曼放大器?有何应用?并简述它与EDFA的不同


    正确答案: 与EDFA利用掺铒光纤作为它的增益介质不同,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RA)利用系统中的传输光纤作为它的增益介质。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RA)的增益频谱只由泵浦波长决定,而与掺杂物的能级电平无关,所以只要泵浦波长适当,就可以在任意波长获得信号光的增益。而没有像EDFA那样的放大波段的限制。
    如果用色散补偿光纤作放大介质构成拉曼放大器,那么光传输路径的色散补偿和损耗补偿可以同时实现。光纤拉曼放大器已成功地应用于DWDM系统和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中。

  • 第10题:

    下列症状中,属于原发疹的有()。

    • A、鳞屑
    • B、溃疡
    • C、风团
    • D、结节
    • E、皲裂

    正确答案:C,D

  • 第11题:

    问答题
    采用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三种,请问是哪三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采用不同的楼板布置方式,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以下三种:
    1)横墙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布置框架主梁,以支承楼板,在纵向布置连系梁。横向框架跨数少,承受风力大,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侧刚度。而纵向框架则跨数较多,承受风力小,所以在纵向仅需按构造要求布置联系梁;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布置框架主梁以承受楼板传来的荷载,在横向布置连系梁。横梁高度小,有利于设备管道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高;可利用纵向框架的刚度来调整房屋的不均匀沉降。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框架柱均为双向偏心受压构件,为空间受力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症状中,属于原发疹的有()
    A

    鳞屑

    B

    溃疡

    C

    风团

    D

    结节

    E

    皲裂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发疹性感染的皮疹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
    发疹包括皮疹(外疹)和粘膜疹(内疹)两大类。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起病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天花于第三日,麻疹于第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等,虽然都有例外。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疹子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麻疹有粘膜疹(科普利克斑),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等。疹子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②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病。③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三种急性发疹性疾病的症状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麻疹症状:
    1)病初与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
    2)发烧后2-3天,口腔粘膜改变
    3)发烧3~4天,开始出皮疹。
    4)出疹一般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
    麻疹的护理:
    1)病儿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让风直吹病儿。室温宜恒定。
    2)注意眼部卫生。
    3)注意鼻腔、口腔清洁。
    4)饮良宜富于营养而且容易消化。
    5)出疹高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
    6)疹子“内陷”应注意有无并发症。
    7)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护理病儿后,要在院内晒晒太阳或吹吹风再接触孩子。
    (2)风疹症状:
    1)病被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多为低烧。
    2)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无皮疹。 3耳后及枕问淋巴结肿大。
    风疹的护理:
    1)发烧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染。
    (3)幼儿急疹症状:
    1)发病突然,高烧可达40℃,食欲差,但小儿精神还好。
    2)高烧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同时面部及身上出现红色疹子,经1~2日皮疹全部退尽。
    幼儿急疹的护理:高烧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烧药并配合物理降温法,降低体温至38℃左右,以免高烧面抽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