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有:()。
A抵触性
B求异性
C矛盾性
D服从性
E被动性
第2题:
如何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①加强感情投入,建立信任感
②采取正面引导教育方式
③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④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
⑤引导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略
第3题:
试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实质。
(1)逆反心理的表现
①对正面宣砖做反向思考
②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③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④对思想教育、遵守纪律要求的消极抵抗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
②自我意识的觉醒
③认知水平的偏差
④好奇,心的驱使
略
第4题: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进行教育引导()
第5题: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应该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不能只看到消极一面,更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第6题:
试论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实质。
第7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冲突不包括()
第8题: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如何正确认识受众逆反心理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在性质上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1)受众积极的逆反心理与舆论监督。受众积极的逆反心理是推动受众运用媒介工具对党政人员工作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斗争的一种动力。尽管受众逆反心理中的消极抵触情绪有时会带来一些偏激的言辞或行为,新闻传播者对于受众的这种逆反心理和行为也应抱热忱欢迎的态度,并创造条件,运用媒介工具去沟通受众(群体)与有关的党政部门及其具体工作人员的联系(如读者来信,听众、观众来电及来函等)。对于那些犯罪分子应当揭发、批判与打击,对于不良的社会现象应鞭笞并运用媒介手段分析、评论,这是顺乎民意、主持正义的举动。
(2)对受众消极的逆反心理不能迎合。受众消极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因受到某种错误思潮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对正面的、正确的新闻报道产生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如果形成了一股力量就会成为一种社会心态。这种被扭曲了的社会心态是不安定因素的温床,是社会发生动乱的舆论准备,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一种精神力量。
略
第14题:
简述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引导。
1.加强感情投入,建立信任感。
2.采取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4.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
5.引导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略
第15题:
为什么说青少年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第16题:
我们如何根据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特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发展成为四有新人?
第17题:
如何引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第18题:
试述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公关人员如何防止公众逆反心理?
第19题: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体现在()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抵触性
求异性
矛盾性
服从性
被动性
第23题:
贪慕虚荣、赶时髦
交友不慎
好奇心理
赌气或逆反心理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