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指向性
B变异性
C普遍性
D潜隐性
第1题:
简述嫉妒心理的特点。
①普遍性;
②指向性;
③对等性;
④潜隐性;
⑤变异性;
⑥社会危害性。
略
第2题:
学习的嫉妒心理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1.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绩和进步。
2.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
3.对成绩好、进步比自己快的同学表现出怨恨。
略
第3题:
嫉妒心理极有害于经济增长,应从制度和习惯上防止这种心理被挑动。
第4题:
嫉妒心理的类型有()
第5题:
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 )
第6题:
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认为别人事事都比自己强的心理是()
第7题:
自卑心理
羞怯心理
嫉妒心理
自傲心理
第8题: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嫉妒心
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对方感情
认识自我
分析嫉妒根源
第9题:
正常的嫉妒与反常的嫉妒
良性嫉妒和恶性嫉妒
事业型嫉妒和生活型嫉妒
慢性嫉妒和急性嫉妒
投射性嫉妒和妄想性的嫉妒
第10题:
第11题:
指向性
变异性
普遍性
潜隐性
第12题:
指向性
对等性
潜隐性
变异性
第13题:
试述嫉妒心理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1、普遍性嫉妒心理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情感,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时,嫉妒心理会油然而生。无论古今中外,几乎人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2、指向性嫉妒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具有针对性,一定是指向具体的人和事。
3、对等性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一般都是年龄、性别、学历相同或相近;身份、地位、级别相当或条件、能力相似。年龄悬殊大、资历差别大或不同性格的人之间较少引起嫉妒。
4、潜隐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妒嫉心里都以嫉妒行为表现出来。实际上,嫉妒情感常常是较隐蔽的,是受到社会抑制的。
5、变异性如果被嫉妒者遇到挫折、不幸或失败,由优势转为劣势,尤其是败落到比嫉妒者还要差很多的地步时,嫉妒者原有的嫉妒心理就会发生变异,由原来的嫉妒转变为同情、怜悯、惋惜,或者是嘲笑、幸灾乐祸等。
6、社会危害性嫉妒心理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无论是对嫉妒者或被嫉妒者的生活、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不仅伤害了双方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也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
略
第14题:
“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一般都是年龄、性别、学历相同或相似;身份、地位、级别相当或条件、能力相似”这说明嫉妒心理具有()
A对等性特点
B指向性特点
C普遍性特点
D潜隐性特点
第15题:
嫉妒心理是导致爱情失败的一大原因,克服这一心理的方法有()。
第16题:
恋爱中的嫉妒心理在更深层次上源于()
第17题:
嫉妒别人在求职择业上的顺利和嫉妒别人恋爱上的成功都属于大学生的嫉妒心理。
第18题:
第19题:
对等性特点
指向性特点
普遍性特点
潜隐性特点
第20题:
第21题:
嫉妒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共同需要和个体差异
嫉妒心理的社会根源:私有制
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绝对平均主义
直接原因都是比较容易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内容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