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1)生物社会理论:莫尼等人认为,一系列关键性的经历或事件会影响到个体最终形成的性别角色偏好。首先是母亲受孕时胎儿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其次是受孕6周左右性腺将发育为睾丸或卵巢。婴儿出生后,社会因素就开始在其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两种性别的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在人格、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上表现出性别差异。莫尼等人也强调“社会标签效应”,18个月到3岁之间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
(2)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最初来源于对成人,尤其是对父母和教师行为的模仿。通过观察、模仿和直接或间接的强化,儿童形成了最初的对性别类型玩具和活动的偏爱。
(3)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性别的社会化必须建立在性别概念的基础上。认知水平越高,儿童适宜的性别类型化行为就越多。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图式就是一种认知结构,它把有关什么值得观察、什么适宜模仿等性别知识组织在一起。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环境的压力和儿童的认知发展共同塑造了性别角色发展。
(4)整合的理论:胎儿的生理发展是人们判断儿童的性别并采取相应抚养方式的主要依据(生物社会理论),社会环境对儿童行为的选择性强化决定了儿童早期性别概念的形成(社会学习理论),而性别认知和性别图式的形成对3岁到6岁儿童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行为模式的获得起着决定性作用(认知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略
第2题:
试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3题:
试分析我国土壤形成“南酸北碱”的土壤酸碱性分布格局的原因。
第4题:
简述我国拥有众多饮食风格民俗的主要原因。
第5题:
试分析铸锭中热裂与冷裂形成的原因,如何防止?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有:()
第14题:
试述饮食民俗的形成?
第15题:
试分析普通道岔尖轨侧弯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16题:
试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表面松散形成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