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在中国,“教育学”是个译名,20世纪初起源自日本。自1901年,王国维先生译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实际上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起,中国开始出现教育学的概念。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师范学堂讲授“教育学”。自此,我国师范学校开设教育学课程成为定制。
我国的教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主要是教材的翻译和撰写。二十世纪初主要是学习日本,20年代开始学习美国,50年代后转向学习日本,而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则是面向全球学习借鉴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当然,另一方面,国人学者也在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学。
(1)“教育学”学科的设立阶段(1900~1905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出现师范教育,诞生了教育学学科(课程)。
(2)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阶段(1905~1920年)
这一阶段为教育学的译介与编著阶段,它开始于中国学者向日本教育学的学习,然后是自己编写著作,这些教育学大多是对外国教育学内容的迁移,但我国毕竟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科学。从形式上看,这时的教育学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
(3)西方教育学说在中国的传播阶段(1920~1949年)
西方教育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杜威来华讲学作为契机,从此中国把学习的对象由日本转向美国,比如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其他各派的教育专著也开始传入中国,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在广泛学习和研究国外教育学的基础上,我国学者自编的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方面的专著也日益增多。它们从体系到内容上都比前一阶段更完整、更深入、更系统、更充实,并为后来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教育学的苏化与改造阶段(1949~1965年)
1949~1965年,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对教育学全面“苏化”并进而改造的时期。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前苏联的教育学强调制度化教育,这种教育学对稳定我国建国初期学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教育学建设的角度看,前苏联的教育学帮助我国完成了教育学理论模式的格式塔转化,填补了当年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空白。这时的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翻译了许多前苏联的教育学著作,比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②邀请前苏联专家讲授教育学,不断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
③出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教育学讲义和报告。
④出版了许多“凯洛夫”版的教育学。
(5)教育学的“革命化”阶段(1966~1976年)
“文革”开始后,教育学的内容组成是语录汇编,教育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停滞与倒退。
(6)教育学的“中国化”探索(1976年至今)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出版各类教育学专著与教材,翻译介绍前苏联、西方的教育学教材和类似教材性质的著作。比如叶澜的《教育概论》,黄济和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与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