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体又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下列属于闽派代表人的是()。A陈衍B沈曾植C郑孝胥D陈三立E樊增祥

题目
同光体又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下列属于闽派代表人的是()。

A陈衍

B沈曾植

C郑孝胥

D陈三立

E樊增祥


相似考题
更多“同光体又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下列属于闽派代表人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浙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清初,皖派在印坛上余风未尽,随着金石学的勃兴,也出现了不少卓有成就的金石学家,如钱大昕、毕沅、翁方纲、桂馥等。地下的发见日多,印谱的编集、传播也渐广,印人们所见到的印谱,已不同于一个世纪前流行的那种木版摹刻的毫无趣味的印谱了,于是印人们又纷纷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学习汉印的高潮。正当这种没有个性的、以临摹为目的的篆刻,使印坛盛行着专事摹拟,以临摹代替创作的“泥古”习气风靡一时时,在清代文化最辉煌的乾隆年代,浙江西泠(杭州)的丁敬异军突起,称雄于印坛,开创了“浙派”。随之而起的是蒋仁、黄易、奚冈合称为“西泠四家”,也称“武林四家”。继而又有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钱松出来,后世就把浙派这八家有代表性的篆刻家合称为“西泠八家”,也有称前四人为“西泠前四家”,后四人为“西泠后四家”。
    “浙派”与“皖派”是明清印坛上的两大主要流派,他们承前启后、对于继承发扬秦汉玺印的优良传统,发展祖国的篆刻艺术,其卓越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泯灭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由丁敬领衔的“浙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八位篆刻家(即所谓的“西泠八家”)的简况: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又号砚林、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钱塘(杭州)人。自幼家贫,以卖酒为业。终身淡泊功名不愿仕宦,博学好古,精于鉴赏,对秦汉铜器,宋元名迹,珍本秘籍,能辨识其真赝,只要有能力,他都倾囊而收之。据说他乱头粗服,也从不整理书斋,收藏书籍任其堆积,但对考证金石文字则丝毫细节都不肯放过。他曾与友人一起翻山越岭,甚至攀上悬崖绝壁访求与考证前人石刻名迹,著成《武林金石录》。诗文集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他的居处与金农为近邻,两人经常往来唱和,又和汪启淑结为西湖吟社盟友,两人交游达三十多年之久。书法工篆隶,善画梅花,是一个有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
    丁敬的年代,浙江也正风行林皋(鹤田)的印风,崇尚刀法妍丽的格调。丁敬在创作中已认识到这种印风必须革新,他在一方印的边跋中说:“此印仿汉人刀法。近来作印,工细如林鹤田,秀媚如顾少清,皆不免明人习气,余不为也。”丁敬的革新精神是他创作的灵魂,他决意创新(离群),不肯做一个安于守旧而一无创意的汲古不化者。从他年青时写的一首论印诗中可以看到他的这一抱负:“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这种反对以临摹代替创作,限制作者个性的“离群”精神,使丁敬的篆刻创作,不拘泥汉印,也不拘泥于某一家,而是在学习汉印的基础上,借鉴了明代诸家如朱简、梁衷、苏宣、吴迥等的长处,自辟蹊径,而创造出的一种雄健、高古的新印风。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学习秦汉印传统而又能自立新意,都是与丁敬的这种创造精神一脉相承的。魏锡曾在《绩语堂论印汇录》中对丁敬的艺术风格作了极为精当的总结:“健胜何长卿(雪渔),古胜吾子行(丘衍),寸铁三千年,秦汉兼元明。”
    丁敬生性耿介,即使是达官贵人来求印,也不轻易答应,晚年,丁敬的家境更趋贫穷,每日借醉驱愁,一生布衣而终。留下了他自编的《龙泓山人印谱》。在《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六家印谱》和丁辅之手拓的《西泠八家印选》里都集有他的作品。
    蒋仁(1743——1795),本名泰,字阶平,后来因得到古铜印“蒋仁”遂改名蒋仁,号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杭州人。家境贫穷,他一生都住在两间祖传的连风雨都不能遮拦的破旧小屋里,与妻女过着超然世俗的简朴生活。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诗与山水画都有一种清雅脱俗的幽趣。篆刻取法丁敬而又有发展,在苍劲之中甚得古意。无论是那种笔画稍粗、白多朱少、以细碎切刀徐徐挺进的浙派白文,还是细文细边、为减少笔画光滑呆板、刀棱交错成颤笔的浙派朱文,到了蒋仁,这种典型浙派风格已基本固定,徽派影响已基本脱尽。可惜的是他不轻易为人作印,身后又无子孙,作品大部散失,传世极少,在“西泠八家”中,以蒋仁的遗作为最少。《吉罗居士印谱》中只收录了二十六方,后来的《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八家印选》中所收录的也是重复的印作。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其父黄树谷,精篆隶,世称“松石先生”,黄易就取号“小松”,又以家乡有秋影庵,自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幼承家学,历官山东衮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为人笃直。喜游历名山大川,搜访残碑古碣,擅于金石考证,又双钩汉石经、范式碑、三公山等碑广布于世,其中对汉魏碑碣的研究成就最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嵩洛访碑日记》等。又精于诗文山水画,篆刻得丁敬亲授,对秦汉玺印极有研究,又能兼及宋元诸家,从汉魏六朝的金石碑刻中也吸收了营养,自创一种雄浑朴雅的面貌,那种用刀短碎、波磔成棱、刀刀可数的典型浙派风格,到了黄易,比之蒋仁更加定型了。这一点比之丁敬有过之无不及,使得丁敬见了他的作品大为赞叹地说:“将来能继我而起的,一定是小松。”后来果真如丁敬所说的。黄易有一句刻印心得“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向为篆刻界奉为篆刻名言。他的作品,收在何梦华所编的与丁敬合为一集的《丁黄印谱》中,另有《秋影庵主印谱》行世,《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八家印选》中也有他的作品。
    奚冈(1745——1803),初名钢,字纯章,号铁生,又号萝龛,别署鹤诸生、蒙泉外史、蒙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浙江杭州人。九岁就能写隶书,是一个早慧的人。山水学董其昌、王时敏,花卉法恽南田,画名远扬海外。他与诗书画都绝妙的方熏诗酒交游,世称“方奚”。篆刻师法丁敬而有所发展,风格疏逸清丽,与丁敬、黄易、蒋仁并称“杭郡四家”,“西泠八家”之一。奚冈生性旷达耿介,与世无争,闭门谢客。爱喝酒,每遇醉后必怒骂同席者,人称“酒狂”。他晚年境遇凄惨,屡遭灾难,旬日之内连丧四子,继而又逢火灾及丧母,不久他也病死乡里。著作有《冬花庵烬余稿》,《蒙泉外史印谱》,西泠各家印谱,大都收录有他的作品。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杭州人。对文字学深有研究,工篆隶,绘画方面长于以篆法画松竹。收藏碑帖拓本、名画佳砚不惜高价,甚至典当衣物购买。篆刻专师丁敬,兼及秦汉。当时与陈鸿寿齐名,世称“二陈”。他的篆刻风格秀丽工致。陈豫钟的著作主要有《明画姓氏韵篇》、《求是斋集》、《古今画人传》、《求是斋印谱》等。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又号老曼、曼寿、曼公、曼龚、种榆道人、夹谷亭长等。浙江杭州人。曾出任江苏溧阳知县,又转南河海防同知,诗文及篆隶行草都有自己的特色,他的隶书最为俊秀,绘画主攻花卉兰竹。他常与宜兴茶具制作名家杨彭年合作,仿袭春、时大彬二家之法用澄泥作茶具,再由他为茶具题识,世称“曼生壶”,深为识者珍爱,至今还被人们视同珍璧。陈鸿寿在西泠八家之中,是一个能创新,又有自己面貌的篆刻家。他刀法爽利,纵恣英迈,浙派的面目为之一新。他与赵之琛由于都具有强烈的浙派面目,常被后世学者引为学习浙派的主要对象。
    赵之琛(1780——1860),字次闲,号献父,亦作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浙江杭州人,工四体书,善山水花卉,长于金石文字之学,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时,就由赵之琛代笔摹写古器。篆刻师事陈豫钟,所刻之印数量极多,浙派的章法、刀法到了他和陈鸿寿,基本已定型。而到了晚年,其作品注重形式,过多修饰。这种定型一无变化而流于刻板僵化。他的行楷书边款刻得十分精致。赵之深生性好静,常闭门谢客,爱摹写佛像,名其庐为“补罗迦室”。据说晚年,他行踪不明或许客死他乡。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
    钱松(1818——1860),字叔盖,号耐青,因住于吴山之铁厓,故又号铁庐,又有未道士、西郭外史、云和山人等别号。浙江杭州人。书法尤长篆隶,绘画专攻山水花卉,篆刻受过丁敬的影响,但主要得力于汉印,曾经摹刻汉印二千方,可见其基本功的扎实了。所以,当赵之琛见到他的作品时也惊叹为“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钱松的确可称是皖、浙派以后与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同样成就卓著的篆刻家。他传世的篆刻作品无论章法、刀法都不落前人窠臼,故作品别有一种韵味。由于他是杭州人,因而列入西泠八家。实际上他的风格与其他西泠七家的风格明显不同,可以说,他另外开创了一条新流派,影响了后来的吴昌硕。广东严荄将他与胡震(鼻山)两人的作品辑成《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高邕也辑有《未虚室印谱》,也有人将他的个人作品编为《铁庐印谱》。

  • 第2题:

    简述清初浙派与清中叶浙派的异同。


    正确答案: (1)清初浙派与清中叶浙派的相同之处:
    A.创作倾向的相同。清初浙派词的代表作家是朱彝尊,朱氏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的作品,认为张炎所说的“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视。清中叶浙西词派的代表作家是厉鹗,厉氏继承了浙派词的创作主张,认为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刘克庄为代表的慷慨豪放的词风。因此,厉鹗代表的浙派词实为朱彝尊代表的早期渐派词的延续,二者的创作倾向是相同的。
    B.创作主张的相同。浙派词比较重视词的音律和辞藻,但内容与抒情则相对薄弱。他们从形式的角度强调词的质实,从而体现出清代中叶的重实风气。在这一点上,朱彝尊与厉鹗的观点都是相同的。
    (2)清初浙派与清中叶浙派的相异之处:清中叶浙派词的代表作家厉鹗词中的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如写月夜富春江之游的《百字令》中的句子“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等。

  • 第3题:

    ()不是明代绘画的主要流派。

    • A、华亭派
    • B、婉约派
    • C、浙派、吴派
    • D、院体派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明代“浙派”派的代表画家()和()。


    正确答案:吴伟;戴进

  • 第5题:

    同光体又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下列属于闽派代表人的是()。

    • A、陈衍
    • B、沈曾植
    • C、郑孝胥
    • D、陈三立
    • E、樊增祥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近代诗坛的主要流派包括()。

    • A、宋诗派
    • B、同光体
    • C、启蒙诗人汉魏六朝诗派
    • D、新诗派诗人
    • E、爱国诗人群体晚唐诗派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明初诗坛以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为代表的诗派是()

    • A、闽诗派
    • B、吴诗派
    • C、江右诗派
    • D、粤诗派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明初诗坛以林鸿、高棅为代表的诗派是()

    • A、闽诗派
    • B、吴诗派
    • C、江右诗派
    • D、粤诗派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明初诗坛以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为代表的诗派是()
    A

    闽诗派

    B

    吴诗派

    C

    江右诗派

    D

    粤诗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近代重要诗派“同光派”闽派诗人领袖(),其浩繁的《石遗室诗话》力主“三元说”,对中国近代旧诗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A

    陈宝琛

    B

    林文

    C

    陈衍

    D

    林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作家属于同光体诗人赣派代表人物的是()。
    A

    陈三立

    B

    苏曼殊

    C

    龚自珍

    D

    易顺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清代汉学分为哪两派()。
    A

    吴派

    B

    浙派

    C

    皖派

    D

    陈派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清代汉学分为哪两派()。

    • A、吴派
    • B、浙派
    • C、皖派
    • D、陈派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明代绘画的主要流派不包括()

    • A、院体派
    • B、浙派、吴派   
    • C、华亭派    
    • D、婉约派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南京的建筑多属于哪一派的建筑?()

    • A、苏派
    • B、京派
    • C、赣派
    • D、徽派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道、成、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

    • A、宋诗派
    • B、同光体
    • C、新诗派
    • D、南社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

    • A、经世派
    • B、同光体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近代重要诗派同光派闽派诗人领袖(),其浩繁的《石遗室诗话》力主三元说,对中国近代旧诗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 A、陈宝琛
    • B、林文
    • C、陈衍
    • D、林直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曾国藩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新诗派
    • B、湘乡派
    • C、同光体
    • D、湖湘派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明初诗坛以林鸿、高棅为代表的诗派是()
    A

    闽诗派

    B

    吴诗派

    C

    江右诗派

    D

    粤诗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朱熹是集理学之大成者,从学者甚众,乃形成学派,称(  )。
    A

    洛派

    B

    闽派

    C

    关派

    D

    永嘉派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是宋代文学家、理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从学者甚众。父亲朱松在福建南剑尤溪县为官,出生于尤溪,故他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闽学”,又称考亭学派、程朱学派。

  • 第22题:

    单选题
    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
    A

    经世派

    B

    同光体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曾国藩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

    新诗派

    B

    湘乡派

    C

    同光体

    D

    湖湘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同光体又分为闽派、浙派和赣派,下列属于闽派代表人的是()。
    A

    陈衍

    B

    沈曾植

    C

    郑孝胥

    D

    陈三立

    E

    樊增祥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