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于青年团的任务》和《无产阶级文化》没有涉及哪些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明确昭示青年团与党有共同的政治主张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

    A、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青年团

    C、中国少年共产党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答案:A

  • 第2题: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起草者是(列宁),时间是什么时候?
    1920年10月8日。

  • 第3题:

    1920年,列宁写作《青年团的任务》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两篇巨著的背景是什么?
    1920年,俄国人民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颠覆活动,无产阶级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必须加强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建设,各式各样的反动势力和异己力量也纠合起来,转向文化领域,破坏、瓦解无产阶级的思想舆论阵地。贵族资产阶级从外面利用它们文化上的优势,向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抨击;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反对派控制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打着革命的旗号,与反动的文化势力相策应、相配合,从内部对建设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扰乱和破坏。为了给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廓清道路,列宁在俄国共青团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政论和驳论相结合,批判了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左”倾错误和反动论点;论述了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和造就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第4题:

    1949年4月12日,冯文彬以()为题,代表青年团筹委会向青年团代表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
    •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任务》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企业文化涉及企业企业的各个方面,没有其他职能部门和各直线部门的配合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无法实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 B、《再论无产阶级专政和历史经验》
    • C、《五.一六通知》
    •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员工咨询涉及许多相关问题,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 A、涉及的法律问题
    • B、涉及的政治问题
    • C、涉及的保密性问题
    • D、涉及的文化问题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多选题
    员工咨询涉及许多相关问题,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A

    涉及的法律问题

    B

    涉及的政治问题

    C

    涉及的保密性问题

    D

    涉及的文化问题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起草者是(列宁),时间是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1920年10月8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青年团二大闭幕后,中共中央在为了促进各级党委能够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保证青年团二大提出的工作任务得到真正的落实,更好地发挥青年团的助用作用,在()发出了《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的指示》。
    A

    1953年8月

    B

    1953年9月

    C

    1953年10月

    D

    1953年11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创建,列宁的看法是()
    A

    了解、改造旧文化是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B

    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必须揭露和抨击打着“创新”的旗号反对真正创新的图谋

    C

    创建无产阶级的新文化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文化专家”

    D

    无产阶级的新文化会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的确立而自然形成

    E

    无产阶级要创建自己的新文化,必须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下进行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920年,列宁写作《青年团的任务》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两篇巨著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20年,俄国人民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颠覆活动,无产阶级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必须加强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建设,各式各样的反动势力和异己力量也纠合起来,转向文化领域,破坏、瓦解无产阶级的思想舆论阵地。贵族资产阶级从外面利用它们文化上的优势,向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抨击;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反对派控制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打着革命的旗号,与反动的文化势力相策应、相配合,从内部对建设无产阶级文化进行扰乱和破坏。为了给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廓清道路,列宁在俄国共青团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政论和驳论相结合,批判了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左”倾错误和反动论点;论述了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和造就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创建,列宁的看法是()

    A了解、改造旧文化是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B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必须揭露和抨击打着“创新”的旗号反对真正创新的图谋

    C创建无产阶级的新文化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文化专家”

    D无产阶级的新文化会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的确立而自然形成

    E无产阶级要创建自己的新文化,必须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下进行


    A,B,E

  • 第14题:

    关于物产阶级文化派的论述正确的()

    A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马克思主义鼓吹马赫主义

    B在文艺上信奉未来主义颓废主义

    C主张打倒一切旧文化,以实验室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新文化

    D无站阶级文化派反对把无产阶级协会置于苏维埃政权之下

    E其本质是为了阻碍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建设


    A,B,C,D,E

  • 第15题:

    1925年10月29日,斯大林对《共青团真理报》编辑部提出的问题作回答,这篇文章的题目叫()。

    • A、《论共青团的任务》
    • B、《青年团的任务》
    • C、《论共青团的工作》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人口问题不仅涉及人口再生产问题的本身,而且还涉及日益复杂的()等问题。

    • A、社会
    • B、交通
    • C、文化
    • D、环境
    • E、经济

    正确答案:A,C,D,E

  • 第17题:

    列宁明确提出“自由的报刊”和“自由的写作”概念的文章是()

    • A、《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 C、《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 D、《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塑造组织文化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 A、建筑群
    • B、榜样任务
    • C、典礼和仪式
    • D、文化网络
    • E、硬件设备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文学何为”涉及到文学的功能问题。请问中外文论关于“文学功能”都有哪些说法?


    正确答案:(1)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和“吟咏情性”的陶冶功能;现代文论:启蒙与救亡的社会功能;为人生的文学价值观和为文学的唯美主义观。
    (2)西方:古典时期:净化情感的功能、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和求真的认识论功能;现代时期:真与美的结合,社会批判功能和审美救赎价值。

  • 第20题:

    问答题
    《关于青年团的任务》和《无产阶级文化》没有涉及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列宁明确提出“自由的报刊”和“自由的写作”概念的文章是()
    A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C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D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

    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

    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

    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A

    《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B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和历史经验》

    C

    《五.一六通知》

    D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