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请画出“沉默的螺旋”假说示意图,并结合此图说明舆论形成的过程与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
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对周围“意见气候”环境进行观察。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公开自己的意见;反之则屈从于社会压力转向“沉默”。
意见表明和沉默的社会过程: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增大,这种意见优势反过来会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没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是“优势意见”的主要制造者
大众传播媒介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具有公开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从而带来压力和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压倒性形成。
大众传播媒介能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1)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2)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3)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略
第2题:
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
第3题:
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第4题: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由()提出的。
第5题: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
第6题:
认为大众传播过程反映了“语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的是()
第7题:
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解释,人们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
第8题:
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
第9题: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
第10题:
将大众传播的环境谁知影响最早明确地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了实证考察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第14题:
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其实该功能可以归属于拉斯韦尔提出的()。
第15题:
最早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传播学家是()
第16题:
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第17题:
简述议程设置假说。
第18题:
施拉姆曾把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环境监测功能称为()。
第19题: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对于“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着重点是哪个层面?()
第20题:
请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第21题:
提出“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示意图的学者是()
第22题:
第23题:
麦奎尔和S.温达尔
麦库姆斯和肖
霍夫兰与凯尔曼
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