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屈原《离骚》
B谢灵运《登池上楼》
C陈子昂《感遇》
D杜甫《登高》
第1题:
比兴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下列诗篇用比兴手法的篇目是()
第2题:
“三体三用”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第3题: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第4题:
关于食品检验中化学试剂的选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第5题:
阮籍的《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抗议门阀制度,喊出了寒士的不平
第6题:
下列评价,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
第7题:
意境开阔,联想丰富
虚景写实,善于转折
情景交融,纯用白描
托物言志,意在言外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蒹葭》
《行行重行行》
《渔歌子》
《神女峰》
第12题:
点铁成金
别材别趣
比兴寄托
感物道情
第13题:
对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第14题:
用纯物质进行气相色谱定性鉴定时,未知物与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则未知物就是该纯物质,此结论是否可靠?如何解决?
第15题:
宋代词人()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
第16题:
《早雁》说说这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表现方法。
第17题:
下列诗学主张中出于江西诗派的是()
第18题: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特色是()。
第19题:
《秋兴八首》(其一)
《早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20题:
屈原《离骚》
谢灵运《登池上楼》
陈子昂《感遇》
杜甫《登高》
第21题:
第22题:
是五言律诗
托物寓意,纯用比兴
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隐怀理想幻灭的忧伤
用语华美,工于炼饰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