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时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奏”这一文种,始设于()。

    A夏代

    B周代

    C秦代

    D汉代


    C

  • 第2题:

    下列对唐宋时期公文文种名称说法正确的是()

    • A、册书、制书、诰命是下行文
    • B、奏钞、表、札子是上行文
    • C、敕旨、状是下行文
    • D、移、咨是平行文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在民国初期被废除的古代公文上行文种,因袁世凯而被短暂恢复使用,后来虽然再被废止,但因对行移规范的推广往往滞后于政令,在一段时间仍偶有运用的是()。

    • A、详
    • B、状
    • C、奏
    • D、牒
    • E、禀

    正确答案:A,E

  • 第4题:

    批是民国时期依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的答复性下行文种。


    正确答案:准驳呈请

  • 第5题:

    ()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正确答案:

  • 第6题:

    在古代文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通用文种
    • B、专用文种
    • C、公文文种
    • D、私人文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我国公文文种演化发展的阶段有()。
    A

    规范文种时期

    B

    前文种时期

    C

    准文种时期

    D

    变易文种时期

    E

    文种孑遗时期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为使公文文种设置更能体现等级观念,将上行文种分为()。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在民国初期被废除的古代公文上行文种,因袁世凯而被短暂恢复使用,后来虽然再被废止,但因对行移规范的推广往往滞后于政令,在一段时间仍偶有运用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奏”是秦代始设的公文文种,后起的公文与奏一起,也总称为“奏”的有()。
    A

    B

    C

    D

    驳议

    E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就公文的发展辨析,某一公文名称仅作为发出公文的动作,或指称公文的外形特征,可视为().

    • A、规范文种时期
    • B、准文种时期
    • C、前文种时期
    • D、文种孑遗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表”这一文种,设置于()时期,以后历代相沿,与整个封建时代相始终。


    正确答案:秦汉

  • 第15题:

    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为使公文文种设置更能体现等级观念,将上行文种分为()。

    • A、奏
    • B、禀
    • C、折
    • D、呈
    • E、详

    正确答案:B,D,E

  • 第16题:

    “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时期。


    正确答案:秦始皇

  • 第17题:

    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是()

    • A、饬
    • B、呈
    • C、状
    • D、奏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

    • A、书
    • B、奏
    • C、表
    • D、呈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对唐宋时期公文文种名称说法正确的是()
    A

    册书、制书、诰命是下行文

    B

    奏钞、表、札子是上行文

    C

    敕旨、状是下行文

    D

    移、咨是平行文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民国时期令文种的设置。阐述令体文种所经历的两方面变化、四次重要变动及其特色,以及这一演变在公文学上的启示。

    正确答案: 令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的下行文种。
    民国时期“令”文种之始设。1912年1月26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发《公文程式》,规定令的用途为:“上级公署职员行用于下级公署职员”;“公署职员行用于人民”。把“令”设置为普遍运用的下行文种。
    此后令文种经历了两个方面变化:其一是运用领域的变化:由既用于上对下又用于官对民演变为只用于上级对下级。其二是种类的变化:依据令的各项用途,被解析为若干文种;再逐渐归并、简化。
    第二方面演化过程,又着重体现于四次重要变动。 第一次重要变动。袁世凯北京政府把封建等级观念揉入公文文种设置,依据作者等级和用途类型,将“令”这一文种分解为七个文种:
    (1)大总统令:由大总统用于公布法律、教令、国际条约、预算及任免官员等。
    (2)院令:由国务总理使用。
    (3)部令:由各部总长使用。
    (4)委任令:用于上级官对下级官有所差委。
    (5)训令:用于上级官对下级官有所指挥。
    (6)指令:用于上级官对下级官因呈请而有所指挥。
    (7)处分令:用于行政各官署对于特定人民,就特定事项做出安排。
    袁世凯北京政府解析“令”文种的实质,就前三种而言,是对辛亥革命的反动;就后四种而言,体现了行政实践对公文文种所提出的扩张要求。
    第二次重要变动。1914年5月26口,袁世凯为适应推进复辟帝制的政治准备之需要,在同日发布的三个公文程式中,对令体公文文种再度作出重大改变:
    (1)把“大总统令”一种公文,解析为“大总统策令”、“大总统申令”、“大总统告令”、“大总统批令”四种。以突出大总统的特殊地位,以及由大总统直接控制、指挥各部政务之需要。
    (2)将原“院令”,改造为“封寄”、“交片”两种公文,以适应取消国务院、设置大总统政事堂之需要。
    (3)将“部令”、“委任令”、“训令”合并为“饬(chi)”一种公文。用于上级官署或职官,对于下级官署或职官有所指挥、监督、委任。
    (4)将“指令”、“处分令”的用途合并进“批”,用于上级官署或职官对于下级官署或职官,及官署对于人民陈请的准驳。
    这次改变的特点有二:第一,将原“大总统令“和”院令”三种公文,改设为大总统及大总统政事堂使用的六种公文。第二,明确了“伤”与“批”的用途和相互区分。(饬为上级对下级主动行文;批为上级对下级的被动行文;饬不仅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对下级;还用于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高级别官署和官员对低级别官署、官员;批兼用于上级对下级,官对民。 第三次重要变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1916年7月29日公布《公文程式》,将令体公文大体恢复到1912年11月的(即第一次变动后的)状况。细微差别是,“部令”扩大为“各部院令”,取消了“处分令”。这时的令体公文设为六种:大总统令、国务院令、各部院令、委任令、训令、指令。
    这一格局,可看对于北洋政府前期在令体公文设置上的反动逆流,这时有所退潮。 第四次重要变动。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完成了民国时期令体公文的归并、收缩。
    (1)将“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合并为“令”一种公文。用于公布法令、任免官史、有所指挥。
    (2)将“委任令”合并进“训令”。从而使训令用于长官对于所属官吏有所谕饬或差委。
    (3)沿前设置“指令”,用于长官对于所属官吏因呈请而有所指示。其后,1928年、1942年的《公文程式》,对令体文种均如此设置。 可以这样认为:这一设置格局,消除了北洋政府依发文者特定级别设置文种的封建等级观念。既维护了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重视依行移方向设置文种的原则;又批判地继承了袁世凯北京政府初期依用途适当区分的合理因素。前者表现为“令”的归并;后者体现于“训令”与“指令”的分工:上级主动发文用训令,上级被动发文用指令。
    民国时期令体公文的演化说明:
    (1)公文文种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求随着政务实践的需要而演变。
    (2)公文文种演化受内在规律制约。这就是,由行政实施体系所决定的行文关系和行移属性;由实际政务活动所决定的公文用途类型。
    (3)违背客观实际需要的一时人为因素,经不起历史考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古代文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通用文种

    B

    专用文种

    C

    公文文种

    D

    私人文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时期。

    正确答案: 秦始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就公文的发展辨析,某一公文名称仅作为发出公文的动作,或指称公文的外形特征,可视为().
    A

    规范文种时期

    B

    准文种时期

    C

    前文种时期

    D

    文种孑遗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