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通邮
B通车
C通航
D通电
E通话
第1题:
两岸三通指哪三通?
第2题: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双方应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
第3题:
两岸“三通”是指哪三通?
第4题:
大三通是实现海峡两岸直接()的简称。
第5题:
我们提出同台湾实行“三通”。请问,“三通”是指哪三通?
第6题:
2008年6月11日,在“汪辜会晤”近10年后,在北京实现了第一次“陈江会”,6月13日签署“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两项协议,开启了两岸谈判的历史新页。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还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这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据此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的主张是:两岸“三通”是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这个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第7题:
2008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
第8题:
熟地的三通一平的三通是指(),一平是指场地平。
第9题:
“三通一平”的“三通”是指水通、电通、气通,“一平”指平整场地。()
第10题:
通信、通航、通汇
通邮、通船、通汇
通邮、通航、通商
通信、通商、通汇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中央提出的海峡两岸的“三通”是指什么?
第14题:
2010年6月29日,通过两岸各界努力,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ECFA以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这里的“ECFA”是指()
第15题: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引起世界瞩目。下列选项中有利于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制定 ②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③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
第16题:
两岸“三通”是指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这个倡议,后来被概括为两岸“三通”,即两岸()。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正式启动。
第17题: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三通”是指()①通航;②通话;③通信;④通邮;⑤通商;⑥通电
第18题:
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
第19题:
三通是指:()、()、()。
第20题: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回答问题。海峡两岸从隔绝到“小三通”,再到直接“大三通”,虽然一路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其根本原因是()
第21题:
通邮
通车
通航
通电
通话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