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代谕的用途、种类。试述民国时期谕文种的设、废;以及取消了谕文种之后,谕的下发方式。

题目
简述清代谕的用途、种类。试述民国时期谕文种的设、废;以及取消了谕文种之后,谕的下发方式。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清代谕的用途、种类。试述民国时期谕文种的设、废;以及取消了谕文种之后,谕的下发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民国时期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所谕饬或差委时使用()这一文种。

    • A、令
    • B、训令
    • C、指令
    • D、批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民国时期取消了谕作为独立公文文种的地位,但谕作为训示、批示的行为并作为公文内容仍然存在。谕下发时,可采用的方式有()。

    • A、明示
    • B、装叙
    • C、改写
    • D、反插
    • E、暗喻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督带常胜军苏松太道吴煦委法尔思德等捉拿白齐文谕(稿)。》,在文种类型上属于()。

    • A、堂谕
    • B、堂帖
    • C、谕帖
    • D、谕单

    正确答案:C

  • 第4题:

    1949年,文部省《教谕许可法》《教谕许可法施行令》,将幼儿园保姆改称为()。


    正确答案:“教谕”和“助教谕”

  • 第5题:

    清朝的“谕”分为()

    • A、堂谕
    • B、告谕
    • C、晓谕
    • D、谕帖
    • E、谕单

    正确答案:A,D,E

  • 第6题:

    清代皇帝主动颁布的命令性文书是()。

    • A、题本
    • B、奏本
    • C、谕
    • D、旨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简述白居易讽谕诗在内容和艺术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 在内容上,他首先描绘了那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的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揭露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其次,白居易还注意到了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在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他的大多数讽谕诗一般一诗吟咏一事,主题集中,人物事件高度典型化,诗人直赋其事,叙述完整,情节曲折;其次,在叙事与议论的结合上也有特点,多数诗卒章显志;再次,除了直赋其事外,还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

  • 第8题: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中,保留了“令”、“示”等文种,废除的文种有()

    • A、谕
    • B、命
    • C、诏
    • D、状
    • E、制

    正确答案:C,E

  • 第9题:

    多选题
    清朝的“谕”分为()
    A

    堂谕

    B

    告谕

    C

    晓谕

    D

    谕帖

    E

    谕单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督带常胜军苏松太道吴煦委法尔思德等捉拿白齐文谕(稿)》,在文种类型上属于()
    A

    堂谕

    B

    堂帖

    C

    谕帖

    D

    谕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清代谕的用途、种类。试述民国时期谕文种的设、废;以及取消了谕文种之后,谕的下发方式。

    正确答案: 清朝,“谕”广泛运用于各级官署,成为长官告晓、训示属下官吏的下行公文。并依具体使用,分为很多名目。
    (1)堂谕:由京内各部、院堂官对本衙署各司员谕告事宜用之。
    (2)谕帖:由京外各府、州、县长官训示下属胥吏用之。
    (3)谕单:新任长官就任,“命下之日,即书谕单一纸,附提塘报房数去”,目的在于使下属官吏敬畏。 民国时期与谕文种的设、废:
    (1)1912年1月,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公文程式》沿前设置谕,是与“令”并行的下行文种。
    (2)袁世凯北京政府在同年11月发布的《公文程式令》中,取消了谕作为独立公文文种的地位。
    但是,“谕”文种取消后,作为上级对下级、长官对属员的一种训示行为,其具体内容仍然存在于公文中。下发谕示内容,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装叙:在用其他文种撰写的公文中,引叙谕文。
    (2)改写:将长官谕示精神写入用其他文种表述的公文中,而不采用引述原文的形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示”的行文对象有()。
    A

    臣僚

    B

    属吏

    C

    民众

    D

    生徒

    E

    士大夫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福泽谕吉


    正确答案: 明治时期宣传西方文明的社会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他学习西方文化,曾随幕府使节团多次访问欧美。1858年创办了“兰学塾”,并著书立说,力倡文明开化。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劝学篇》、《文明论概略》,曾提出“脱亚入欧论”。

  • 第14题:

    在用其他文种撰写的公文中,引叙简短的谕示或完整的谕文的写作方式是()。

    • A、直叙
    • B、倒叙
    • C、插叙
    • D、装叙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正确答案: 清代由长官告晓属员的下行公文文种。

  • 第16题:

    简述清代谕的用途、种类。试述民国时期谕文种的设、废;以及取消了谕文种之后,谕的下发方式。 


    正确答案: 清朝,“谕”广泛运用于各级官署,成为长官告晓、训示属下官吏的下行公文。并依具体使用,分为很多名目。
    (1)堂谕:由京内各部、院堂官对本衙署各司员谕告事宜用之。
    (2)谕帖:由京外各府、州、县长官训示下属胥吏用之。
    (3)谕单:新任长官就任,“命下之日,即书谕单一纸,附提塘报房数去”,目的在于使下属官吏敬畏。 民国时期与谕文种的设、废:
    (1)1912年1月,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公文程式》沿前设置谕,是与“令”并行的下行文种。
    (2)袁世凯北京政府在同年11月发布的《公文程式令》中,取消了谕作为独立公文文种的地位。
    但是,“谕”文种取消后,作为上级对下级、长官对属员的一种训示行为,其具体内容仍然存在于公文中。下发谕示内容,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装叙:在用其他文种撰写的公文中,引叙谕文。
    (2)改写:将长官谕示精神写入用其他文种表述的公文中,而不采用引述原文的形式。

  • 第17题:

    简述沈有容谕退红毛番?


    正确答案:1602年,荷兰殖民者派遣一支庞大的船队东来,1604年8月,抵达澎湖。荷兰人便在岛上“伐木筑舍”,为长期占领澎湖作准备,这是荷兰人第一次进犯澎湖。福建巡抚徐学聚坚决反对荷兰人盘踞澎湖,他一面上疏朝廷指出荷兰人占据澎湖后的危害,一面命令福建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并派兵驱逐澎湖岛上的荷兰殖民者。1604年10月,都司沈有容率兵在澎湖登陆,严令韦麻郎等撤出澎湖。为纪念沈有容斥退荷兰侵略者的壮举,当时民众立下了一块纪念碑——“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碑”。

  • 第18题:

    试述白居易讽谕诗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白居易诗歌分作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讽喻诗共170余首,《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是其代表。
    思想内容有四个方面:
    ①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深切同情下层人民(《卖炭翁》、《观刈麦》、《重赋》);
    ②抨击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批判中唐社会的各种弊政(《轻肥》、《买花》);
    ③谴责穷兵黩武的战争,抒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新丰折臂翁》、《西凉伎》;
    ④关注妇女命运,同情其不幸遭遇(《井底引银瓶》、《母别子》、《上阳白发人》。
    艺术成就主要有:
    ①主题专一,事件典型,往往选取最具典型化的人和事加以描写,并在诗的末尾揭示主旨,“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②成功运用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③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对立,深化主题;
    ④语言通俗平易,浅近晓畅,接近口语,用常得奇,平淡中见精神

  • 第19题:

    袁世凯政府中期仿照清代“寄信”而设置的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特殊下行文种是()。

    • A、交片
    • B、封寄
    • C、批答
    • D、训令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在民国时期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下行文种是()。
    A

    通电

    B

    大总统令

    C

    封寄

    D

    交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用其他文种撰写的公文中,引叙简短的谕示或完整的谕文的写作方式是()。
    A

    直叙

    B

    倒叙

    C

    插叙

    D

    装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中,保留了“令”、“示”等文种,废除的文种有()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民国时期取消了谕作为独立公文文种的地位,但谕作为训示、批示的行为并作为公文内容仍然存在。谕下发时,可采用的方式有()
    A

    明示

    B

    装叙

    C

    改写

    D

    反插

    E

    暗喻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民国时期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所谕饬或差委时使用()这一文种。
    A

    B

    训令

    C

    指令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