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用变革的观点看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内容的创造与意义的建构过程。
(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
略
第2题:
简述情境教学的内涵、基本要素与基本特征。
(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略
第3题:
一般来说,教学模式中主要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运用策略、评价体系等基本要素。
第4题:
简述教育技术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以及技术的应用对学习、教学、课程等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第5题:
简述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第6题:
简述支架式教学的方式。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随机防问教学的理论基础、内涵、基本要素以及基本特征。
(1)理论基础:随机防问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斯皮罗)
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
(2)内涵: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3)基本要素: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4)基本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略
第14题: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基本内涵。
第15题:
教学设计中,目标控制原理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反馈以及教学评价。
第16题:
支架式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17题:
简述支架式教学可采用的方式。
第18题:
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