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B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
C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
D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
第1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賓語前置的是()。
A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
B“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
C莊子來,欲代子相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第2题:
下列句子中沒有主谓倒装的是()。
A有是哉,子之迂也
B何哉,爾所谓逹者
C大王来何操
D甚矣,汝之不惠
第3题:
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復:因襲
B强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撓:挑逗
C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多:“少”的反義詞
D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蟻:名詞作狀語,像螞蟻一樣地
第4题:
下列句子中關於虛詞的用法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第5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第6题:
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第7题:
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國之艱急是爲。
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君不命吾子,吾子請之,其爲選事乎?
鑄名器,藏寶財,固民之殄病是待。
第8题: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第9题: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
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
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
第10题:
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復:因襲
强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撓:挑逗
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多:“少”的反義詞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蟻:名詞作狀語,像螞蟻一樣地
第11题: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
“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
莊子來,欲代子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第12题:
舉以敗國,將何賀焉?
茍入而賀,何後之有?
子玉之敗,子之舉也。
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動詞雙賓語的一句是()。
A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B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C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
D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A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國之艱急是爲。
B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C君不命吾子,吾子請之,其爲選事乎?
D鑄名器,藏寶財,固民之殄病是待。
第15题:
下列句子中沒有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第16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賓語前置現象的是()。
第17题: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用事:指掌握政權
太后不肯,大臣强諫。强:竭力
太后盛氣而胥之。胥:小官吏
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賢:超過
第18题: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何不試之以足?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19题: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認為……自私。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面,名詞何作狀語。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聞:聽說。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謗:誹謗。
第20题: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連詞,可譯作“用”
安陵君其許寡人!其:語氣詞,表示委婉語氣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與:語氣詞,表示疑問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爾:語氣詞,可譯作“罷了”
第21题: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第22题: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項王曰:“沛公安在?”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爲者?”
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
第23题:
有是哉,子之迂也
何哉,爾所谓逹者
大王来何操
甚矣,汝之不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