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忧虑
B欺骗
C料到
D愚笨
第1题:
翻译: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第2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属于宾语前置的标志的是()。
第3题:
给下文加上标点: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吾君之耻者也君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
第4题: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第5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晋灵公不君”中的“君”是()。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先生将何之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是炎帝之少女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第9题: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缩酒,浓缩的酒。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涉,趟水过河。这里有进入的意思。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臣属于二主。
颖考叔,纯孝也。纯,笃厚。
第10题:
第11题: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2题:
“乃”的意义: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第13题: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为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第14题:
辨析带括号的“之”字在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第15题:
姜氏何厌之有?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虞虢之谓也。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第16题:
第17题:
周王室有授权
齐国为诸侯之首,兵马强壮
楚国没有按规定向周王进贡包茅
齐师侵蔡时,楚国援助了蔡
周昭王南征而不复,与楚国相关
第18题:
第19题:
忧虑
欺骗
料到
愚笨
第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