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时务学堂
D万木草堂
第1题:
第2题:
简述我国新闻教育和研究开端的情况。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推选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徐宝璜(1894~1930)字伯轩,江西九江人。1912年赴美国留学,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报学系成立,他任教授,后任系主任。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后来改名《新闻学》)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着作。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并指导会员的实习。他们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期《新闻周刊》,它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当时,毛泽东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探求革命真理,他参加新闻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有些会员,如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都曾担任中共早期报刊《劳动音》、《向导》周报、《工人周刊》、劳动通讯社等的出色记者和编辑。
略
第3题:
标志着我国以专著形式传播文书工作知识的开端是()。
第4题:
近代化学史开端的标志是()学说。
第5题:
1904年公布的()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学制,他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第6题: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第7题:
1898年设立的()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这所学校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
第8题:
《学制》
《教育令》
《学校令》
《教育方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为什么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902年,它之所以是我国教育近代化开端的标志,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从办学目的上看,再不是培养封建的治术之士,而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新型人才;
(2)从课程设置看,不再以传统的“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而是以“西文”“西艺”为主;
(3)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不再是以个别教学,自主研习为主,而是以实施年级课程和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些变化使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轨道,朝着现代教育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开端的标志。
略
第14题:
标志日本近代义务教育体制建立之开端的法令是()。
《小学校令》
略
第15题:
我国现代渔业开端的标志是蒸汽机渔船()号的出现。
第16题:
日本1872年颁布(),成为现代教育的开端。
第17题:
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他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第18题:
()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第19题: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的标志是()。
第20题: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第21题:
学堂乐歌
铜管乐队
专业音乐教育
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