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各种钢材相比,灰口铸铁有何特点?其牌号是如何表示的?


    正确答案:
    与各种钢材相比,灰口铸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较差,但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减摩性、消振性和切削加工性,其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3-5倍,并且制造方便,价格低廉。由于灰口铸铁具有以上一系列优点,因而广泛地用于机器零件的生产中。灰口铸铁牌号用HT表示,后面的数字代表抗拉强度。

  • 第2题:

    单向检测法有哪几种方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可根据OTDR仪离接续点的远近分为远端监测法和近端监测法。远端监测法的特点是:OTDR仪在机房内监测,测量偏差小,故障定位,查找方便,因此,施工中尽量选用。近端监测法的特点是:OTDR仪位于接头前方,一般OTDR仪随光缆接续逐个向前移,从而使仪器经常搬动,野外环境操作致使测量精度与仪器寿命受到影响。

  • 第3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 第4题:

    重量分析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测定时不需要基准物质和标样;2.操作方法复杂要求严格,耗时长,一般只用于高含量测定。

  • 第5题: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于表示什么类型的知识?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于表示确定性的知识。
    它具有自然性、精确性、严密性及易实现等特点。

  • 第6题:

    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线分类法:
    ①容量大、层次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适合于传统的手工处理,又便于计算机信息控制和管理。
    ③最大不足是结构弹性差,需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面分类法:
    ①用面分类法进行商品分类形成的分类体系具有结构弹性好。
    ②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等有点。
    ③缺点是组配结构复杂,不能充分利用容量,不便于手工处理,一般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补充。

  • 第7题:

    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表示方式


    正确答案: (1).数词+名词:数量词直接跟名词结合,数词放在名词的前面,不用单位词。
    (2).名词+数词:把数词放在名词的后边,不用单位词,上古少见。
    (3).名词+数词+量词:把数词放在名词的后边,兼带单位词,也少见。如果是度量衡单位词一定用此类。有时候,名词省略了,就只剩下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

  • 第8题:

    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分后加上代词“者”。

  • 第9题:

    问答题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于表示什么类型的知识?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于表示确定性的知识。
    它具有自然性、精确性、严密性及易实现等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DNA热变性有何特点?Tm值表示什么?

    正确答案: 将DNA的稀盐溶液加热到70~100℃几分钟后,双螺旋结构即发生破坏,氢键断裂,两条链彼此分开,形成无规则线团状,此过程为DNA的热变性,有以下特点:变性温度范围很窄,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生物活性丧失。Tm值代表核酸的变性温度(熔解温度、熔点)。在数值上等于DNA变性时摩尔磷消光值(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变化值半数时所对应的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主要表现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消失,复辅音声母不存在了,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为调类。
    (2)语汇方面:新词大量产生;词的双音化倾向明显;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一大批印欧语词和日语汉字词进入语汇系统。
    (3)语法方面: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基本已完全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线分类法:
    ①容量大、层次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适合于传统的手工处理,又便于计算机信息控制和管理。
    ③最大不足是结构弹性差,需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面分类法:
    ①用面分类法进行商品分类形成的分类体系具有结构弹性好。
    ②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等有点。
    ③缺点是组配结构复杂,不能充分利用容量,不便于手工处理,一般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补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特点。
    (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主要表现在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消失,复辅音声母不存在了,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为调类。
    (2)语汇方面:新词大量产生;词的双音化倾向明显;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一大批印欧语词和日语汉字词进入语汇系统。
    (3)语法方面:量词越来越丰富;介词、语气词基本已完全更换;代词系统明显简化;词类活用现象明显减少;动态助词成为常用词类;动补式、把字句、被字句等成为基本句法结构;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产生一些欧化句式等。

  • 第14题:

    SDH的特点有哪些?SDH帧中AUPTR表示什么?它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与PDH相比,SDH具有下列特点:
    (1)SDH采用世界上统一的标准传输速率等级。最低的等级也就是最基本的模块称为STM-1,传输速率为155.520Mb/s;4个STM-1同步复接组成STM-4,传输速率为4×155.52Mb/s=622.080Mb/s;16个STM-1组成STM-16,传输速率为2488.320Mb/s,以此类推。一般为STM-N,N=1,4,16,64。由于速率等级采用统一标准,SDH就具有了统一的网络结点接口,并可以承载现有的PDH(E1、E3等)和各种新的数字信号单元,如ATM信元、以太链路帧、IP分组等,有利于不同通信系统的互联。
    (2)SDH传送网络单元的光接El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因此,光接El成为开放型接口,任何网络单元在光纤线路上可以互联,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互通,这有利于建立世界统一的通信网络。另一方面,标准的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络单元,简化了硬件,降低了网络成本。
    (3)在SDH帧结构中,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便于实现性能检测、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报告等管理功能。
    (4)采用数字同步复用技术,其最小的复用单位为字节,不必进行码速调整,简化了复接分接的实现设备,由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或从高速信号分出低速信号,不必逐级进行。
    (5)采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可以对各种端口速率进行可控的连接配置,对网络资源进行自动化的调度和管理,这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增强了网络的抗毁性和可靠性。SDH采用了DXC后,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及对各种业务量变化的适应能力,使现代通信网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S.DH帧中的AU PTR指的是管理单元指针,它是一种指示符。主要用于指示载荷包络的第一个字节在帧内的准确位置(相对于指针位置的偏移量)。采用指针技术是SDH的创新,结合虚容器的概念,解决了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时,由于小的频率误差所造成的载荷相对位置漂移的问题。

  • 第15题:

    什么是现代汉语语法?与古汉语语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现代汉语语法就是指现代汉语中组词成句的规则总合。与古汉语语法相比,主要特点有:构词以合成词为主;语法手段更加完备;语法标记增多;语序微调。

  • 第16题:

    峰高测量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峰高测量法与峰面积积分法相比,线性稍微差一些,但重复性比峰面积积分好,适用于将测量重点放在重复性的分析。

  • 第17题:

    讲授法和问题法有何特点,教学中如何运用?


    正确答案: 讲授法的特点:
    优点
    ①利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深刻性。
    ②利于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③利于集中地进行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
    ④地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不足。缺点①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②不利于发挥学生智能
    ③不利于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的综合训练。
    问题法的特点:
    问题法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可以及时沟通,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和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和进度,优化自己的思维流程,使自己的活动与学的活动同步。
    如何运用:在教学的实际运用中要依据这些特征,精心选择协调配合,方能发挥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先成和教学目标圆满实现。
    讲授法的运用要点:
    ①注意运用的场合和方式。
    ②讲授的内容要求有严密的科学性。
    ③教师讲授的语言要有力度。
    ④打破一讲到底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问题法的运用要点:
    ①必须科学的设计问题。
    ②课堂提问过程就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③要掌握“问”的艺术,在“怎么问”上巧作安排。

  • 第18题:

    上古汉语数量表示有哪些主要方式?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数词+名词,数次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五事”“五城十二楼”等。
    (2)名词+数词,作谓语,不用单位词(主谓—>功能概述):“牛一”“羊一”等。
    (3)名词+数词+单位词(名词作谓语,数词作限定作用,修饰度量衡):“马三匹”“禾三百廛”等。(度量衡单位必须用第三种方式)。

  • 第19题:

    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线圈结构图:用图形描绘出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可直观的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的形态极其在织物内的连接与分布情况,有利于研究织物的结构和编织方法。
    意匠图:适合于表示花形较大的织物组织,尤其是色彩提花织物,只能表示织物一面的信息,对于结构复杂的双面织物,很难表示出前后针床线圈结构之间的关系。
    编制图:编制图不仅表示了每一枚针所编制的结构单元,而且还表示了织针的配置与排列,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纬编针织物,尤其适用于结构花形织物,在用于双面纬编织物时,可以同时表示出上下针床织针的编制情况。
    三角配置图:可以用三角配置图表示织针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间接表示出所编织的针织物的结构。

  • 第20题:

    发酵法生产核苷的菌株有何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1、都使用磷酸单酯酶活力很强的枯草芽胞杆菌或短小芽胞杆菌作为诱变的出发菌株。
    2、都通过使用化学或物理诱变方法选育出遗传性状上具有特定标记的变异菌株。
    3、在发酵培养时必须提供限量的生长因素,并且好氧培养,控制PH等,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累积大量核苷。

  • 第21题:

    问答题
    SDH的特点有哪些?SDH帧中AUPTR表示什么?它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与PDH相比,SDH具有下列特点:
    (1)SDH采用世界上统一的标准传输速率等级。最低的等级也就是最基本的模块称为STM-1,传输速率为155.520Mb/s;4个STM-1同步复接组成STM-4,传输速率为4×155.52Mb/s=622.080Mb/s;16个STM-1组成STM-16,传输速率为2488.320Mb/s,以此类推。一般为STM-N,N=1,4,16,64。由于速率等级采用统一标准,SDH就具有了统一的网络结点接口,并可以承载现有的PDH(E1、E3等)和各种新的数字信号单元,如ATM信元、以太链路帧、IP分组等,有利于不同通信系统的互联。
    (2)SDH传送网络单元的光接El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因此,光接El成为开放型接口,任何网络单元在光纤线路上可以互联,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互通,这有利于建立世界统一的通信网络。另一方面,标准的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络单元,简化了硬件,降低了网络成本。
    (3)在SDH帧结构中,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便于实现性能检测、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报告等管理功能。
    (4)采用数字同步复用技术,其最小的复用单位为字节,不必进行码速调整,简化了复接分接的实现设备,由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或从高速信号分出低速信号,不必逐级进行。
    (5)采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可以对各种端口速率进行可控的连接配置,对网络资源进行自动化的调度和管理,这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增强了网络的抗毁性和可靠性。SDH采用了DXC后,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及对各种业务量变化的适应能力,使现代通信网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S.DH帧中的AU PTR指的是管理单元指针,它是一种指示符。主要用于指示载荷包络的第一个字节在帧内的准确位置(相对于指针位置的偏移量)。采用指针技术是SDH的创新,结合虚容器的概念,解决了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时,由于小的频率误差所造成的载荷相对位置漂移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数词置于整个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动词“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在上古汉语里,事物数量的表示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上古汉语里三种表示事物数量的方式:
    (1)最常见的是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数词放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数次放在名词后面,不用单位词。“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
    (3)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皆赐玉五瑴,马三匹。”
    (4)如果是度量衡单位,就必须用第三种方式,“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
    有时候名词省略,就只剩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表示度量衡。“养弟子以万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