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B.艺术欣赏虽然是一种感性活动,但它离不开理性的参与。
C.艺术批评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D.欣赏活动是带有显著个性特点的,因此,艺术批评不可能是客观的。
第2题:
艺术欣赏活动是摆脱了世俗功利、充满着()的精神活动。
审美快感
略
第3题: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再创造,是欣赏者()、()、()的结果。
联想;想象;情感奔腾跃动
略
第4题:
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
第5题:
关于艺术鉴赏的体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这种状态称为()。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也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第12题:
第13题:
艺术欣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大体可分为()、审美理知、审美心象、心境共鸣四个阶段。
第14题:
审美的精神愉悦对于艺术欣赏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衡量艺术欣赏的有无成效,应该以审美主体在观赏的精神活动中是否拥有()为特征。艺术欣赏活动之所以充满了审美的精神愉悦,主要决定于艺术作品本身的()。
审美愉悦;审美特殊性
略
第15题:
艺术欣赏活动主要是一种()的判断。
第16题:
艺术欣赏的性质错误的是()。
第17题:
艺术欣赏的整个过程就是审美心理活动形成一定层次性、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审美感应、审美认识由粗浅的直觉到感悟底蕴、精神升华的推进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艺术欣赏中的()阶段,艺术欣赏中的()阶段,艺术欣赏中的()阶段。
第18题:
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上海的不少剧场每晚都高朋满座,精彩的中外舞台艺术轮番上演。上海国际艺术节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各国文化的特色,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从消费的分类来看,艺术欣赏属于()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并不是被动地反映或消极地静观
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共存的关系
欣赏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等诸多心理因素的自我协调活动
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同时又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改造加上过程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艺术欣赏
艺术情感
审美愉悦
审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