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低年级应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等课程。(  )


    答案:错
    解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 第2题:

    简述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 第3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依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美术教育”的解释。


    正确答案: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努力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构建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第5题: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正确答案: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 第6题:

    简述美术课程设计思路


    正确答案: 1、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 第7题:

    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内容。


    正确答案: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 第8题: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作为特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美术教学建立在学生视觉感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的形象传达信息和印证事实与原理。美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的体悟和认识,并融入视觉感知之中。因此,视觉性是美术教学的首要特征。

  • 第9题:

    问答题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正确答案: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

    正确答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

    正确答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分成哪三个纬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核心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优先目标。

  • 第14题:

    请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15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


    正确答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16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第17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正确答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第18题:

    简述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内资源:美术教学对材料的依赖性很强,要具备基本的工具材料,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注重对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19题:

    简述美术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1)突显质性评价方式;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强调与生活相联系;
    (4)注重评价探究能力;
    (5)倡导多主体评价方式。

  • 第20题:

    问答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正确答案: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小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美术教育”的解释。

    正确答案: 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努力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构建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正确答案: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