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中欧封建领主的秘书性工作的相同之处。
(1)在隶属关系上,秘书性人员都对封建领主存在人身依附的关系,直接对封建领主负责。
(2)在工作内容上,除了办理文书档案和参谋辅助外,还要根据领主的需要,管理和操办大量事务。
(3)封建领主所重视的文件的大体类型也比较相似。
(4)封建领主的秘书性活动大多以辅助领主管理内部事务为主。
略
第2题:
与西周秘书性工作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秘书性工作出现哪些变化?
一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子弟“士”不少人充当了诸侯国君身边出谋献策、草拟文书的秘书性官吏;
二是采用了新的文书载体,除了一部分继续使用甲骨文书外,普遍采用了木、缣帛等新的书写材料;
三是政务记录已形成制度,不仅记录君主言行,一切政务要事均要记录,并抄录副本多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已形成传统;
四是文书种类有所发展;
五是保密制度有所加强,创建了封泥制度;
六是文书档案拓宽了利用范围,除了作为统治施政的工具外,还用作传授知识的工具和编写典籍、史册的材料。
略
第3题:
简述封建王朝的秘书性工作。
第4题:
简述民间秘书工作的政治性。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简述秦汉王朝的秘书性工作出现的新变化。
一是皇宫内秘书性工作与政务秘书性工作分开;
二是秘书性机构和人员进一步扩大;
三是中央秘书性工作的分工;
四是地方政府、监察系统及军事组织也配备了秘书性人员。
五是秦汉统一了文字,在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后;
六是书写材料的进步;
七是形成了更为规范的秘书工作制度;
八是文书档案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九是对秘书性官吏的选任采用了任命、察举、征召、辟除等多种形式,这对先秦史官秘书性人员的世袭制是一大进步;
十是创办了培养秘书性人员官吏的学校,如“太学”、“鸿教门学”等。还形成了对秘书性官吏的考核办法,如秦王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汉代的“常课”和“集簿”的考勤考绩办法等。到了战国时期,宗室或有功大臣,由于这时的领主的治民权受到限制,其领主的秘书性人员活动的范围也较小,更具领主的管家的性质,主要处理领主家族日常事务。秦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割据的势力,这时封建领主的秘书性工作台的领域更小,大多类似管家或账房先生,主要协助封建主管理家族内部事务。
略
第10题:
简述秘书工作的被动性与力争主动的关系。
第11题:
简述新形势下领导层的变化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