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从公文行文关系角度严格辨析,非隶属关系包含两种类型()
A同级关系
B上级关系
C下级关系
D不相隶属关系
E排斥关系
第2题:
试阐述装叙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的关界模式。
(1)引用上级公文的关界模式:……奉引据开:“……(引文)……”等因。奉此,……
(2)引用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的关界模式:……准引据开:“……(引文)……”等由。准此,……
(3)引用下级公文的关界模式:……据引据称:“……(引文)……”等情。据此,……
略
第3题:
下列情形,在明代,可用故牒的有()
A各盐运司行文各府
B应天府行文在外兵马指挥使司
C各处提刑按察使司行文在内四品衙门
D各王府长史行文审理所
E各处守御千户所行文各州
第4题:
《苏州清军总捕分府催速运石料关文》一文,从总体上看,引文分为两层,就内外层引文的关系分析,使用了()
A套叙法(层层转引法)
B全引法
C节叙法
D意引法
第5题:
循环法确定关井立压的操作顺序是()。这种方法在知道钻井泵泵速和该泵速下的循环压力时采用。 ①读出的立管压力(pt),减去循环压力,则差值为关井立压值。 ②使泵速达到压井泵速,套压始终等于关井套压。 ③缓慢启动泵,调节节流阀保持套压等于关井套压。
第6题:
《苏州园林》一文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第7题:
同级关系
上级关系
下级关系
不相隶属关系
排斥关系
第8题:
府、州、县正职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对其佐贰官行文
下级行政官署长官对官阶低于自己的直接上级衙署内办事机构负责人行文
级差不太悬殊的文、武不相隶属的官署间相互行文
司、道向总督、巡抚行文
官阶大致相当的下级行政官署长官对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行文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清代,关文种的分支及其行文关系如何?
清代,“关”大体用于同级或不相隶属的中、低级官署之间。其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行文关系的分工趋于细密,文种分支为关文、平关,并往往与牒呈文种配套使用。
(1)行政系统的同级官署用关文。如,知县之间相互用关文。
(2)在行政系统,地位差异较小的官员之间,将平行文“关”与平上文“牒呈”配合运用。
其行文关系大体分为两类:
①府、州、县正职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对其佐贰官用关文;府、州、县佐贰官,对其正职长官用牒呈。
②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府为从四品),官阶高于直接上级衙署内办事机构负责人(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首领官经历为从六品)。前者对后者用关文,后者对前者用牒呈。
③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与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如两司经历)官阶大致相当,相互用关文。
(3)文、武不相隶属官署间,级差不太悬殊者,相互使用平关。
略
第14题:
在清代,下列情形,该用关文的有()
A府、州、县正职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对其佐贰官行文
B下级行政官署长官对官阶低于自己的直接上级衙署内办事机构负责人行文
C级差不太悬殊的文、武不相隶属的官署间相互行文
D司、道向总督、巡抚行文
E官阶大致相当的下级行政官署长官对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行文
第15题:
《清代苏州地区碑示二则》中两篇示文的结构特色是()
A层层转发
B套装
C正件加附件
D应因示禁
第16题:
为了更准确的确定关井立压,油田规定在关井后每()记录一次关井立压和关井套压,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做关井压力-关井时间的关系曲线。
第17题:
在关井状态下,气体在带压滑脱上升过程中可导致()。
第18题:
应用文在写作时, 要求准确选择行文格式, 认清行文关系, 不能滥用。
第19题:
第20题:
层层转发
套装
正件加附件
应因示禁
第21题:
总——分——总
总——分
分——总
并列关系
第22题:
套叙法(层层转引法)。
全引法
节叙法
意引法
第23题:
各盐运司行文各府
应天府行文在外兵马指挥使司
各处提刑按察使司行文在内四品衙门
各王府长史行文审理所
各处守御千户所行文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