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公文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称为()。
A公文形式
B公文程式
C公文格式
D公文结构
第2题:
确立“通知”作为辅助公文的文件是()。
A《公文程式条例修正草案》
B《公文程式条例》
C《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
D《公文程式令》
第3题:
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为使公文文种设置更能体现等级观念,将上行文种分为()。
第4题:
将通知新设为五种辅助公文之一的是()。
第5题:
清末,督抚下于咨议局的公文,用()。
第6题:
公文形式
公文程式
公文格式
公文结构
第7题:
后书
末称
正文
首称
第8题:
奏
禀
折
呈
详
第9题:
结构程式
文面款式
项目事由
载体规格
首称末称
第10题:
程式套语
称谓代词
公文语词
层次结构词语
专用词汇
第11题:
程式套语
引述语
层次结构词语
称谓代词
第12题:
第13题:
奏本的程式结构由()组成。
A首称
B事由
C正文
D末称
E后书
第14题:
分析奏札的程式结构。
奏札的程式由三部分构成:
(1)首称,组成要素为时间、上奏札人的官衔姓名和文种名称。
(2)正文。
(3)末称,由套语“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和程式结语“取进止”组合而成。
略
第15题:
奏札的公文程式是,其首称由时间、具奏札人衔名和()组成。
第16题:
“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时期。
第17题:
公文格式包括().
第18题:
《公文程式》
《公文程式条例》
《公文程式条例修正草案》
《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
第19题:
唐
宋
明
清
第20题:
第21题:
《公文程式条例修正草案》
《公文程式条例》
《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
《公文程式令》
第22题:
首称
事由
正文
末称
后书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