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
B.正直无私的体现
C.谦虚谨慎的体现
D.敬业好学的体现
第1题: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第2题:
儒家认为,修身、齐家的工具是()
第3题:
()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做法,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第4题: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
第5题:
“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出自()。
第6题:
()是遵守礼节的起码要求。
第7题: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下一句是()?
第8题:
遵纪守法的要求
保护环境的要求
诚实守信的要求
文明礼貌的要求
第9题:
敬、礼
礼、敬
礼、礼
第10题:
仁、义、礼
孝、悌、忠
礼、智、信
恭、敬、诚
第11题:
仁、义、孝、礼
信、爱、敬、惧
仁、义、孝、忠
仁、义、礼、智
第12题: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礼者,敬而已矣。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第13题:
以礼待人是中国传统道德,在现实中,你认为正确的选择是()。
第14题:
()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见面礼,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不用说话就能显示出热情、友好的待人之道。
第15题:
封建社会时期的“家礼”,详细规定了家庭成员及亲属关系间的各种礼节,出现了包括“忠、贞、节、烈、孝”等名目繁多的礼。此间,礼仪开始与朝廷典章分割,走向民间,礼仪的()也发生了变化。
第16题:
下面哪一项是孔子认为的“孝的”重要标志?()
第17题: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第18题: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
第19题:
孝
悌
礼
敬
第20题:
第21题:
孝
仁
敬
恕
第22题:
敬业好学的表现
正直无私的表现
文明礼貌的表现
勇于进取的表现
第23题:
诚恳待人,讲究信用
态度和蔼,言行节制
尊老爱幼,女士优先
热情待客,遵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