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层植物油生产厂房内设有植物油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且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分别占所在防火分区总建筑面积的5%和12%,植物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题目
某单层植物油生产厂房内设有植物油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且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分别占所在防火分区总建筑面积的5%和12%,植物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相似考题

3.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C,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

更多“某单层植物油生产厂房内设有植物油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且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分别占所在防火分区总建筑面积的5%和12%,植物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植物油精炼厂房,地上 1 层,建筑高度6m,总建筑面积5000 ㎡,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100m,短边50m),承重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该厂房与周边建筑的间距见下表1。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表 1 该植物油精炼厂房与周边建筑的距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该厂房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2、如果本厂房改变生产工艺。采用浸出法生产植物油,则该厂房内是否可以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果设置,如何设置?
    3、如果本厂房内设置有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如何设置?
    4、如果本厂房为甲类生产车间,具有爆炸危险性,则该厂房的泄压面积应为多少(C=0.110 ㎡/m3,3000 2/3=965.49,7500 2/3=383.15)?


    答案:
    解析:
    1、与木器厂房、电子厂房、面粉碾磨厂房、食用油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该分别为:10 米、10米、13 米、10 米,因此与面粉碾磨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
    2、办公室、休息室不应设置在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3、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3。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和1.5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先计算长径比长径比=100*(50*2+6*2)/(4*50*6)=9.33>3考虑将该厂房分为长径比不大于3 多个计算段,每个计算段为25m则长径比=25*(50*2+6*2)/(4*50*6)=2.33<3每段泄压面积=10*0.11*(25*50*6)2/3=421.47 ㎡总共需要的泄压面积为 4*421.47=1685.88 ㎡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且不应小于20m。

  • 第2题:

    下列厂房中,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是()

    A.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
    B.青霉素提炼部位
    C.纺织生产的干燥部位
    D.氨压缩机房
    E.金属制品的铆焊车间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青霉素提炼部位、纺织生产的干燥部位、氨压缩机房、金属制品的铆焊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丙类、甲类、丙类、乙类、丁类。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BD选项正确,ACE选项错误。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柱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h的是( )。

    A.某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面粉碾磨车间
    B.某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植物油精炼车间
    C.某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单层竹制品加工车间
    D.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单层金属抛光车间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00
    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和2.00h,AC选项为一级耐火等级,故可排除;B选项为多层排除。

  • 第4题:

    某建筑面积600㎡的单层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拟在附近新建建筑面积800㎡的单层储存植物油仓库,当两座建筑均按最低耐火等级进行防火设计时,厂房与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3
    D.15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113
    植物油加工车间、植物油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均为丙类;根据3.2.3,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该厂房耐火等级最低为二级;根据3.2.7,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该仓库的耐火等级最低为三级;根据3.4.1,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厂房与三级耐火等级的单层丙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 第5题:

    有地上4层的植物油加工厂房,层高4m,首层至三层为植物油精炼车间,四层为植物油浸出车间,在三层设有储存植物油的中间仓库。关于该厂房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

    A.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B.该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C.厂房内设置办公室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
    D.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该厂房内
    E.中间仓库应采用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答案:D,E
    解析:
    2020版教材P 127
    植物油精炼厂房、植物油浸出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丙类、甲类,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A选项错误;根据3.1.3,植物油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根据3.3.6-1,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对丙类中间仓库,并无要求,B选项错误;根据3.3.5,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根据3.3.6-2,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E选项正确。

  • 第6题:

    在划分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时,相同物质的不同生产工艺其火灾危险性也会有所不同,下列选项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一致的是( )。

    A.植物油加工厂房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
    B.金属制品厂房的抛光车间和铆焊车间
    C.小麦加工厂房的清洗车间和碾磨车间
    D.棉花加工厂房的粗加工车间和打包车间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植物油加工厂房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甲类和丙类;金属制品厂房的抛光车间和铆焊车间分别为乙类和丁类;小麦加工厂房的清洗车间和碾磨车间分别为丙类和乙类;棉花加工厂房的粗加工车间和打包车间均为丙类。P50-57

  • 第7题:

    (2018真题)某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地上3层,建筑物高度为15m,漫出车间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A.车间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B.漫出车间与工厂总控制室贴邻设置
    C.车间管、沟釆取保护措施后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
    D.浸出工段内的封闭楼梯间设置门斗
    E.泄压设施采用安全玻璃

    答案:A,D,E
    解析:
    3.6.6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A正确 3.6.8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 B错误
    3.6. 11 使用和生产甲、乙、丙类液体的厂房,其管、沟不应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C错误
    3.6.10 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D正确
    3.6.3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E正确

  • 第8题:

    某植物油加工企业,拟建两栋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的单层车间,分别为精炼车间和浸出车间。精炼车间建筑高度为9m,浸出车间建筑高度为6m。车间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浸出车间与高层建筑的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25m
    B.精炼车间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20m
    C.浸出车间与精炼车间的外墙均为防火墙,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m
    D.当高层民用建筑与浸出车间相邻的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3.4.5条规定,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当较高一面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属于甲类危险性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3.4.1执行。

  • 第9题: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本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A.1个
    B.2个
    C.3个
    D.3个以上

    答案:B
    解析:
    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2个。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下列车间中,空气调节系统可直接循环使用室内空气的是()。
    A

    纺织车间

    B

    白兰地蒸馏车间

    C

    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D

    甲酚车间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厂房中,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是()。
    A

    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

    B

    青霉素提炼部位

    C

    纺织生产的干燥部位

    D

    氨压缩机房

    E

    金属制品的铆焊车间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厂房或仓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的是()
    A

    植物油精炼和浸出厂房浸出车间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5%,并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B

    木器厂房的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10%,并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C

    单层电子产品装配厂房,层高5m,建筑面积1500m2,由于清洗要求使用少量清洗剂

    D

    陶瓷制品仓库,采用泡沫塑料包装,包装物体积占包装后总体积的1/3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防火间距不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减少防火间距的要求。某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与面粉加工厂碾磨车间的防火间距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下列采取的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改为浸出车间
    B. 将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改为植物油仓库
    C. 将面粉加工厂碾磨车间改为小麦仓库
    D. 将面粉加工厂碾磨车间改为花生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E. 将面粉加工厂碾磨车间的普通外墙改为防火墙

    答案:C,D,E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厂房中,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是()。(2分)

    A 青霉素提炼部位
    B 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车间
    C 氨压缩机房
    D 纺织生产的干燥部位
    E 金属制品的铆焊车间

    答案:A,C
    解析:
    出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3.4 条,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 第15题:

    某独立建造的建筑面积240㎡的单层植物油浸出车间,其车间的耐火等级最低可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97
    植物油浸出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根据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 第16题:

    某建筑高度为28m的植物油加工精炼车间,地上6层,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建筑面积8000㎡,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则该车间每层应至少划分( )个防火分区。

    A.2
    B.3
    C.1
    D.4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62页
    植物油精炼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根据8.3.1-5,高层乙、丙类厂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表3.3.1,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丙类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根据3.3.3,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增加1.0倍,即为4000㎡,该车间每层至少应划分防火分区为8000/4000=2个。

  • 第17题:

    下列可以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的是( )。

    A.某三级耐火等级的谷物加工厂房
    B.某一级耐火等级的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
    C.某二级耐火等级的高锰酸钾厂房
    D.某二级耐火等级的白兰地勾兑车间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142
    谷物加工厂房、植物油浸出车间、高锰酸钾厂房、白兰地勾兑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丙类、甲类、乙类、甲类;根据表3.3.1注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 第18题:

    (2018真题)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下列车间中,空气调节系统可直接循环使用室内空气的是( )。

    A.纺织车间
    B.白兰地蒸馏车间
    C.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D.甲酚车间

    答案:C
    解析:
    纺织车间-丙类,白兰地蒸馏车间-甲类,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丙类,甲酚车间-乙类 。 甲、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排出的含有可燃物质的空气重新进入厂房,增加火灾危险性。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如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如棉、毛、麻等) ,易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应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放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之后,再循环使用。

  • 第19题:

    下列建筑的防火分区允许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进行分隔的是( )。

    A.二级耐火等级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
    B.二级耐火等级酒精度为48℃的白酒灌装车间
    C.二级耐火等级某氯酸钾制备车间,建筑面积3000m2
    D.建筑面积为6000m2的高锰酸钾制备厂房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表3.3.1注1,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ABC选项均为甲类厂房,D选项为乙类厂房。根据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因此建筑面积6000m2的乙类厂房耐火等级不会低于二级。P98-101

  • 第20题:

    某玉米油生产企业,拟在厂区新建一座单层植物油浸出车间,建筑面积为200m2,则该车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玉米油浸出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且为独立建造的单层厂房,面积不大于300m2,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P72-83

  • 第21题:

    下列厂房中,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有()。

    • A、甲醇生产厂房
    • B、松节油生产厂房
    • C、植物油浸出厂房
    • D、甘油制备厂房
    • E、沥青加工厂房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厂房或仓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的是(  )。
    A

    植物油精炼和浸出厂房,浸出车间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5%,并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B

    木器厂房的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10%,并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C

    单层电子产品装配厂房,层高5m,建筑面积1500㎡,由于清洗要求使用少量汽油(5L)

    D

    陶瓷制品仓库,采用泡沫塑料包装,包装物体积占包装后总体积的1/3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厂房中,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有()。
    A

    甲醇生产厂房

    B

    松节油生产厂房

    C

    植物油浸出厂房

    D

    甘油制备厂房

    E

    沥青加工厂房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由于甲醇生产厂房、植物油浸出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松节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甘油制备厂房、沥青加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因此,正确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