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二者并不相互排斥,对于某些不能理解或陌生的材料,()就多些;对于熟悉或理解的材料,就可以运用()。
第4题:
从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来看,“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属于()。
第5题:
根据识记时有无理解材料意义,把识记分为()。
第6题:
意义识记是指对有意义材料的识记。
第7题:
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是()
第8题:
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采用理解的方法进行识别记忆。
第9题:
目的任务越明确,识记的效果越好
理解是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
识记的进程与材料的难易程度有关
儿童对文字材料的识记常优于直观材料
第10题:
复述
组织
系统
加工
第11题:
机械识记
形象记忆
意义识记
语词逻辑记忆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根据材料的内部联系,运用领会理解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
第16题:
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好于机械记忆的原因在于()
第17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
第18题:
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第19题:
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方式进行识记,称为()策略。
第20题:
意义记忆;机械记忆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有意记忆;无意识记
第21题:
第22题:
意义记忆是通过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
机械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的外部特征进行识记的
机械记忆的材料无法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
机械记忆的材料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有意义的、联系着的系统
第23题:
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