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具体来说,理论需要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
实际需要是指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
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略
第2题:
教育调查研究旳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3题:
简述调查研究要遵循的步骤。
第4题:
简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5题:
简述社会福利改革步骤。
第6题:
简述项目社会评价的步骤。
第7题:
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论述教育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一次调查,要了解什么情况、探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预先考虑。所选的课题应有现实意义或具备理论价值。所选的课题还应当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
在调查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是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问题。就调查对象而言,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特点。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过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
第三,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
第四,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第五,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六,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5)实施调查
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调查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者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略
第14题:
简述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15题:
简述社会技术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16题: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第17题:
简述社会评价步骤。
第18题:
调查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