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张某是甲公司的研发人员,按照甲公司的安排与乙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现欲申请专利。以下关于该成果权归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专利申请权归甲公司
B.专利申请权归乙公司
C.专利申请权归张某
D.专利申请权归甲公司和乙公司
第2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一项技术开发合同,甲公司委托张某开发一套软件,3个月后,张某交付了技术成果,甲公司付清了报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如双方没有约定,则该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张某
B.如双方没有约定,则该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属于甲公司
C.如张某取得专利权,甲公司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D.如张某转让专利申请权,甲公司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3题:
甲公司长期委托张某向乙公司购头原材料,后因张某有过错,甲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但并未就此事通知乙公司,后张某仍以甲公司的名义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甲公司应对张某该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第4题:
甲公司长期委托张某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后因张某有过错,甲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但并未就此事通知乙公司,后张某仍以甲公司的名义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甲公司应对张某该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5题:
第6题:
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一份电视机购买委托合同,由张某代为购买50台电视机。张某以自己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电视机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张某从乙公司买进50台电视机,总价款25万元,同时张某向乙公司支付4万元定金;由乙公司负责送货,货到张某指定仓库验收后5天内张某结清全部款项。乙公司将50台电视机错发成了60台。在运输途中,由于遭遇雷暴天气,致使10台电视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张某验收货物时,当即对遭到损坏的10台电视机提出了质量异议,并将全部电视机交付给甲公司。由于电视机市场低迷,甲公司一直拒付货款,致使张某无法向乙公司支付货款。在交货后第10天,张某向乙公司披露了自己与甲公司之间的委托购买合同关系。
【问题】
1.乙公司在知道张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委托购买合同关系后,能否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为什么?
2.张某与乙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中的定金条款是否有效?
3.甲公司多收的10台电视机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4.若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那么电视机毁损、灭失的风险何时发生转移?
5.10台受损电视机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1.(1)乙公司能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
(2)《合同法》第403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入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2.(1)合同中的定金条款有效。
(2)《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本案中,主合同的标的额为25万元,故其定金数额最多为5万元,其订立的4万元的定金额,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有效。
3.(1)甲公司可以拒绝接收,但拒绝应当及时通知出卖人;也可以接收,但对多收部分的10台电视机应支付相应的价款。
(2)《合同法》第162条规定,出卖人多交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买受人接收多交部分的,按照合同的价格支付价款;买受人拒绝接收多交部分的,应当及时通知出卖人。
4.(1)若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那么电视机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乙公司将电视机交付给张某时发生转移。
(2)一般来说,法律对风险转移采取交付主义的观点。根据《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中,张某和乙约定了交付地点,不属于对交付地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不适用货交第一承运人风险转移的规定。因此,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张某和乙约定的指定地点交付时风险发生转移。
5.(1)10台受损电视机的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2)《合同法》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据此,丙公司对该10台受损电视机不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案中,乙公司尚未将电视机送到指定仓库,即尚未完成交付,所以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尚未转移,10台受损电视机的损失仍由出卖方即乙公司承担。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张某是甲公司的研发人员,按照甲公司的安排与乙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现欲申请专利。以下关于该成果权归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甲公司长期委托张某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后因张某有过错,甲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委托关系,但并未就此事通知乙公司,后张某仍以甲公司的名义向乙公司购买原材料,甲公司应对张某该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
第14题:
张某、李某和王某共同出资设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张某出资40%,李某和王某各出资30%。张某为公司执行董事,李某为独任监事,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不得向外提供担保。张某以甲公司名义为乙公司的借款充当保证人,乙公司到期无法还款,银行要求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向银行支付100万元。王某要求张某赔偿公司的损失,张某拒绝,王某书面要求李某起诉张某,李某迟迟不予答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拒绝赔偿损失后,王某有权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公司损失
B.李某收到王某的书面要求3013后不提起诉讼的,王某有权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公司损失
C.王某提起诉讼应以公司的名义
D.王某提起诉讼应以自己的名义
第15题:
A厂工程师张某1999年6月退休后,在1年之内完成了甲、乙两项发明创造:甲项目是张某退休前承担的本单位新产品开发项目,乙项目是B厂委托张某完成的外观设计方案。 2000年5月,张某将两项目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同年8月,专利局驳回张某甲项目的专利申请。
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谁是甲、乙两项目的专利申请人?为什么?
2.申请甲、乙两项目专利,应当分别提交哪些主要文件?
3.张某对专利局驳回甲项目的专利申请不服时,可以采取哪些救济措施?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2006年6月,张某与甲公司订立委托合同,由张某为甲公司开发新产品的外观设计。设计完成后,甲公司认为方案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拒绝支付部分费用。张某遂以自己名义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8年1月,张某取得该外观设计的专利权。2008年3月,乙公司发现张某的外观设计方案与该公司2年前申请的同主题方案非常相似,于是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问题: 1.张某接受甲公司委托开发的新产品外观设计,其专利申请权属于谁?说明理由。 2.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是什么? 3.张某的外观设计的专利权是否从2008年1月开始起算?说明理由。 4.张某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什么为准? 5.如果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维持该专利权的决定,乙公司对该决定不服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