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的碳钢加热奥氏体化时,细片状珠光体的奥氏体化速度要比粗片状珠光体的奥氏体化速度快”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始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时,淬火加热时,比粗片状珠光体易过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由奥氏体状态冷却时,形成片状还是粒状珠光体主要决定于奥氏体的()

    • A、初始晶粒度
    • B、成分均匀度
    • C、本质晶粒度
    • D、含碳量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片状珠光体比球状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的速度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含碳量为1.3%的铁碳合金在950℃时的组织是()。

    • A、珠光体
    • B、珠光体+渗碳钢
    • C、奥氏体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正火后可得到()组织。

    • A、粗片状珠光体
    • B、细片状珠光体
    • C、球状珠光体
    • D、片状和球状珠光体

    正确答案:B

  • 第6题:

    T10钢加热到770℃时对应的显微组织为()

    • A、珠光体+奥氏体
    • B、奥氏体
    • C、奥氏体+渗碳体
    • D、珠光体+渗碳体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很快,获得的室温组织为()

    • A、马氏体
    • B、贝氏体
    • C、珠光体
    • D、托氏体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过冷奥氏体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片状珠光体,什么条件下形成粒状珠光体?


    正确答案:1)共析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在稍低于A1(727度)温度时奥氏体将分解成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即珠光体,其典型形态呈片状或层状。其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同时也受合金元素的影响。
    2)将片状珠光体加热至略高于A1点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即经过球化退火处理,使片状渗碳体球状化就得到粒状珠光体。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把含碳0.8%的碳钢的球化组织转变为:1、细片状珠光体;2、粗片状珠光体;3、比原来组织更小的球化组织。

    正确答案: 获得细片状珠光体工序:
    正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完全奥氏体化,快速冷却至Ar1以下较低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缓冷至室温。
    获得粗片状珠光体工序:
    完全退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完全奥氏体化,快速冷却至略低于Ar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在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
    获得更小的粒状珠光体工序:
    调质(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加热至AC1-ACcm之间某一温度保温,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未溶的渗碳体颗粒后,淬火成马氏体组织,再将马氏体组织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回火使马氏体分解、析出细粒状渗碳体,得到针状铁素体加细粒状渗碳体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原始组织分别为粗片状、细片状、球状珠光体在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大小依次为()。
    A

    V粗片P>V细片P>V球状P

    B

    V粗片P<V细片P<V球状P

    C

    V细片P>V粗片P>V球状P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了要获得均匀奥氏体,在相同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下,是原始组织为球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还是细片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试利用奥氏体的形成机制说明之?

    正确答案: 细片状珠光体的保温时间短。
    原因:
    1、将钢加热到AC1以上某一温度时,珠光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通常首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奥氏体晶核,这是因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碳浓度不均匀、原子排列不规则,易于产生浓度起伏和结构起伏,为奥氏体形核创造有利条件。
    2、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时的相界面面积大于球状珠光体,也就是可供奥氏体形核的位置越多,则奥氏体形核越多,晶核长大速度越快,因此可加速奥氏体的形成,缩短保温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将含碳量为1、5%的铁碳合金加热到65摄氏度时,其组织为(),加热到1100摄氏度时其组织为奥氏体。
    A

    珠光体

    B

    奥氏体

    C

    珠光体+渗碳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40钢加热到740℃时其组织为()

    • A、珠光体+铁素体
    • B、奥氏体
    • C、奥氏体+珠光体
    • D、奥氏体+铁素体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片状珠光体只能由过冷奥氏体经共析转变获得,而粒状珠光体可由片状珠光体经球化退火而成,或由淬火组织经高温回火而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凡是成分均匀的奥氏体,冷却后均形()珠光体

    • A、粒状
    • B、片状
    • C、球状
    • D、网状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原始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时,淬火加热时,比粗片状珠光体易过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在铁碳平衡状态图中,低碳钢室温下的组织是().

    • A、珠光体+铁素体
    • B、珠光体+奥氏体
    • C、铁素体+奥氏体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球化退火的目的是把中的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渗碳体,故称球化退火。

    • A、马氏体
    • B、珠光体
    • C、奥氏体
    • D、渗碳体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铁碳平衡状态图中,低碳钢室温下的组织是()。

    • A、珠光体+铁素体
    • B、珠光体+奥氏体
    • C、铁素体+奥氏体
    • D、珠光体+马氏体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T10钢经过何种热处理能获得下述组织: (1)粗片状珠光体+少量球状渗碳体(2)细片状珠光体(3)细球状珠光体(4)粗球状珠光体

    正确答案: 热处理工艺(待论证):
    (1)粗片状珠光体+少量球状渗碳体:亚温加热+等温退火
    (2)细片状珠光体:正火处理
    (3)细球状珠光体:淬火+中温回火或循环球化退火工艺
    (4)粗球状珠光体:淬火+高温回火或球化退火工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有一共析钢试样,其显微组织为粒状珠光体。问通过何种热处理工序可分别得到片状珠光体、粗片状珠光体和比原始组织更细小的粒状珠光体?

    正确答案: 获得片状珠光体工序:
    正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获得粗片状珠光体工序:
    完全退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
    获得更小的粒状珠光体工序: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将粒状珠光体钢完全奥氏体化,淬火成马氏体组织,再将马氏体组织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回火使马氏体分解、析出细粒状渗碳体,得到针状铁素体加细粒状渗碳体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过冷奥氏体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片状珠光体,什么条件下形成粒状珠光体?

    正确答案: 1)共析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在稍低于A1(727度)温度时奥氏体将分解成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即珠光体,其典型形态呈片状或层状。其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同时也受合金元素的影响。
    2)将片状珠光体加热至略高于A1点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即经过球化退火处理,使片状渗碳体球状化就得到粒状珠光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珠光体是()
    A

    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B

    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C

    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D

    铁素体与莱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当加热温度仅超过Ac1时,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仍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该过程称为()。
    A

    完全奥氏体化过程

    B

    不完全奥氏体化过程

    C

    单相区加热

    D

    珠光体转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