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更多“通常仔猪去势,免疫注射,断奶同时进行以减少应激次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采用()法进行断奶。


    正确答案:一次性断奶

  • 第2题:

    窝均断奶数是怎样计算的?()

    • A、该批次断奶仔猪数/该批次断奶母猪数
    • B、该批次断奶仔猪数/该批次分娩母猪数
    • C、断奶仔猪数/年产胎次
    • D、年产胎次*基础母猪数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将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有哪些因素会对仔猪产生应激()

    • A、温度变化
    • B、栏舍结构
    • C、仔猪转运和混群
    • D、采食情况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论述仔猪的生理特点,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仔猪初生时,仅1千克左右,10日龄,体重达到初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0-13倍。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高,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初生时胃重仅4-8克,20日龄时胃重达到35克,容积扩大2-3倍,60日龄可达150克。消化机能不完善表现在:缺乏条件反射性的胃液分泌;在胃液的组成中,仅有凝乳酶,而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胃的排空速度快。
    3.缺乏先天的免疫力,容易得病。仔猪靠初乳获得母体的抗体(被动免疫力),母乳提供的抗体,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仔猪10日龄以后自身才开始产生抗体(主动免疫力),直到35日龄之前,抗体的数量仍很少,大约3周龄阶段是仔猪抗体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液内又缺乏盐酸,对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消灭和抑制作用,因而仔猪容易患消化道疾病。
    4.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仔猪初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体内的能源贮存较少,遇到寒冷时,血糖很快下降。对初生3-5天的仔猪要特别注意保暖,免得受冻而死亡。最佳环境温度是30-32度。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措施如下:一是怀孕期间饲料营养要增强为分娩打基础,怀孕后期减精料为分娩做准备,防止难产。
    二是产后看哺乳情况,要喂营养与青绿多汁饲料合理搭配,供足充分的母乳。
    三是提早开料。在五天左右就给小猪补料,让其自由采食。
    四是注意猪舍卫生和分娩舍温度,防止小猪感冒和患肠胃疾病,从而提高断奶重。

  • 第5题:

    哺乳仔猪断奶时间及断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我国传统养猪仔猪多于60日龄断奶,哺乳期过长,母猪的年产仔数较少,发达国家养猪多于21-28日龄或更早断奶,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目前我国各规模猪场尚达不到早期断奶所需的设备和饲料条件,仔猪一般于28-35日龄断奶较为合适,此时仔猪已经基本上适应饲料和环境条件,育成率较高、发育较为整齐。
    乳猪断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断奶前4-6天起控制哺乳次数,由第一天的4-5次逐渐减少至完全断奶,使母子均有个适应过程。
    ②断奶当天要将母猪隔离出去,将仔猪留在原圈饲养一段时间,以免给仔猪造成断奶和环境改变的双重刺激而引发疾病。
    ③断奶后要继续饲喂与断奶以前相同的乳猪料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同时避免称重、去势、注射疫苗等造成对仔猪的刺激。
    ④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E的给量,以提高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 第6题:

    怎样给仔猪提前断奶?


    正确答案: 仔猪7日龄进行补料,到21~35日龄可实行断奶。实践中一般采用“母走子留”和逐步断奶的办法,即把母猪白天赶走,而把仔猪留下,晚上再把母猪赶过来喂奶,白天再赶走,逐步减少喂奶次数,最后断奶。

  • 第7题:

    如何给仔猪断尾,断牙,去势,驱虫?


    正确答案: 为防止猪群的咬尾恶癖,在生后3日龄内的小猪,要进行断尾,断尾时可切断1/3-1/2。
    为防止仔猪之间争抢乳头而造成仔猪面部受伤和母猪乳头受伤,影响哺乳,应在仔猪生后及时剪掉獠牙。
    小公猪在断奶前需要实施去势手术,去势时以2-3周龄最佳,因为仔猪在此周龄去势,伤口愈合快,应激小,固定容易,管理也比较方便。
    为保证仔猪快速生长发育,应及时驱除体内寄生虫,一般第一次驱虫应在仔猪生后20-30日龄进行。

  • 第8题:

    仔猪断奶后要保温多长时间?()

    • A、一周,按环境及仔猪断奶日龄
    • B、两至三周,按环境及仔猪断奶日龄
    • C、不要保温因为保育仔猪不冷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以下哪一项是空怀母猪管理?()

    • A、断奶母猪断奶后1—2天将母猪赶进公猪栏催情
    • B、断奶母猪断奶后1—2天用公猪在母猪面前走动催情
    • C、断奶母猪要限料以减少应激
    • D、全对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断奶对仔猪是一种较大的应激,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必须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减轻断奶应激带来的损失,尽快恢复生长。
    ⑴全程提供优质全价饲料;
    ⑵大小相同的仔猪断奶同圈饲养;
    ⑶尽快实行自由采食,保证充足的饮水;
    ⑷圈舍干燥、温度适宜等。

  • 第11题:

    如何给仔猪断奶?


    正确答案: 断奶可采取一次断、分批断和逐渐断的方法。
    一次断奶:适用于泌乳量已显著减少、无患乳房炎危险的母猪。当仔猪达到预定断奶日期时,即将母猪隔出,仔猪留原圈饲养。
    分批断奶:适用于奶旺的母猪。预定断奶前1周,先将准备肥育的仔猪隔出去,让预备做种和发育落后的仔猪继续哺乳,到预定断奶日期再把母猪转出去。
    逐渐断奶:同样适用于奶旺的母猪。在断奶前4-6天起控制哺乳次数。第1天哺乳4-5次,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使母、仔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到预定断奶日期再把母猪隔离出去。
    一次断奶简便,但母仔都不安,仔猪可能因食物和环境突变引起消化不良,奶旺的母猪易患乳房炎。分批断奶做到了区别对待仔猪,逐渐断奶使母、仔都有一段适应过程,但此二法都比较麻烦。应根据本场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仔猪断奶。

  • 第12题:

    关于断奶时间错误的是()

    • A、视母乳充足与否而定
    • B、随辅食的增加,逐渐减少哺乳次数
    • C、以8~12个月断奶为宜
    • D、夏季或小儿患病期间不宜断奶
    • E、以12~18个月断奶为宜

    正确答案:E

  • 第13题:

    配种前期是仔猪胚胎着床期,尽量减少母猪调栏,减少应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哺乳仔猪去势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对仔公猪去势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及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但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因操作不当造成去势仔猪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去势应在7~l0日龄进行为宜,去势日龄过早,睾丸小且易碎,不易操作,去势过晚,不但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表现疼痛症状,应激反应剧烈,影响仔猪的正常采食和生长。
    (2)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危胁时,不宜去势。仔猪去势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使仔猪的免疫力受影响,周围病原易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引起疫病的发生、流行,因此,在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威胁时不宜去势。
    (3)防疫去势不能同日进行。在阉割的同日,若对其进行预防注射,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应激反应,使仔猪应激加大,诱发仔猪发病,防疫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导致防疫失败,所以免疫和去势,两者避免冲突。
    (4)不在阴雨天去势。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若在阴雨天去势,细菌极易通过刀口侵入机体,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疫病。
    (5)弱小仔猪暂缓去势。弱小仔猪及病患仔猪,由于本身抗病力、抗应激性差,应暂缓去势,不但有利于弱小仔猪和病患仔猪快速恢复体能,而且可以避免因去势应激加上自身体况差而诱发疫病或致死。
    (6)注意严格消毒。在去势的前1天,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病原微生物与刀口的接触机会。去势时先用5%的浓碘酒消毒入刀部位皮肤,防止刀口部位病原的侵入,术后刀口部位撒上呋喃西林粉,以防止感染发炎。
    (7)应选择纵行上下切割碘酒消毒术部皮肤后,在靠近阴囊底部,纵向(上下)划开l~2厘米的切口,睾丸即可顺利挤出。此处切口小、位置低,外界异物及粪便不易侵入刀口而引起感染。
    (8)注意止血及术后的观察在睾丸挤出时,用手指捻搓精索和血管,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待操作完毕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隐性腹股沟疝所致的肠管脱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第15题:

    提前对仔猪进行教槽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不一定能够增加仔猪的断奶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中心必须坚持两维持,三过渡,断奶、去势、预防接种“三合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耳朵外卷是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 (1)缺锌
    缺锌引起皮肤角化不全,在猪首先表现在而廓。由于皮肤角化不全部分皱缩,造成猪耳受力不均,导致耳向外卷。
    治疗可在饲料里加硫酸锌,每公斤饲料加入400毫克;在患处涂硫酸锌软膏。
    (2)疥螨感染
    用伊维菌素驱虫。
    (3)葡萄球菌感染
    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患部涂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

  • 第18题:

    为什么接生完后要对小猪寄养?()

    • A、让小猪个体接近能竞争喝奶、断奶重量均匀
    • B、减少仔猪断奶重量低于标准
    • C、A、B两项全对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自繁自养的仔猪应在()日龄,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防疫的注射。

    • A、15日龄前后
    • B、25日龄前后
    • C、30日龄前后
    • D、断奶以后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早期断奶的仔猪有哪些应激反应?


    正确答案: (1)母乳向饲料的过渡关
    (2)断奶应激导致免疫力、抗体水平快速降低
    (3)断奶应激引起肠道环境的变化
    (4)消化道酸度的变化
    (5)日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
    (6)消化酶的分泌量受限

  • 第21题:

    仔猪在断奶期应注意抓旺食,以获得更大的断奶体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调控断奶仔猪营养性应激通过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1)能量原料的选择:选用乳清粉、脱脂奶粉等,因其甜度高、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并且乳糖能被酵能产酸,来维持仔猪的肠道健康。
    (2)蛋白质、氨基酸与小肽类原料的选择:低蛋白、高氨基酸及一定的谷氨酰胺组成的氨基酸平衡日粮使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增强。同时减少植物蛋白及大豆制品的用量,尽可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动物蛋白比例。小肽不单作为氨基酸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活性肽在促进肠道发育,刺激和诱导小肠绒毛刷状缘分泌消化酶。
    (3)维生素:维生素C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在体内可直接杀死病毒或细菌,增强中性白细胞,有效减缓断奶应激。因此,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应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是细胞内的抗氧化剂,在保持仔猪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4)矿物质:注意饲料配方中铜、锌、铁、硒的的添加。
    (5)酸化剂: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是必不可少的,可降低仔猪胃肠道酸度,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6)酶制剂:仔猪消化系统发育的不全以及应激原因决定了消化酶的分泌不能适应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添加外源性酶来协助饲料的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
    (7)益生素及低聚寡糖益生素:可在肠内大量繁殖,因而对预防细菌性腹泻有良好的效果。使用低聚寡糖有促进消化道有益细菌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刺激动物的免疫反应,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对仔猪的健康生长非常有利。

  • 第23题:

    断奶仔猪


    正确答案:断奶仔猪是指从生后4~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断奶时间错误的是()
    A

    视母乳充足与否而定

    B

    随辅食的增加,逐渐减少哺乳次数

    C

    以8~12个月断奶为宜

    D

    夏季或小儿患病期间不宜断奶

    E

    以12~18个月断奶为宜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断奶时间视母乳充足与否而定,一般随辅食的增加,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以8~12个月断奶为宜,夏季或小儿患病期间不宜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