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2、当console初始化以后,一般最为简单的内核调试方式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KGDB程序是一个专门用于调试Linux内核的GDB调试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下列关于泡沫灭火系统调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一次喷水试验
    B.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应选择最远的防护区或储罐进行调试
    C.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选择最大的防护区或储罐进行调试
    D.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和自动控制的方式各进行一次喷水试验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301
    泡沫灭火系统的调试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和自动控制的方式各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选择最远的防护区或储罐。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选择最大和最远两个防护区或储罐分别以手动和自动的方式进行试验。

  • 第3题:

    当Linux内核完成所有内部初始化工作并且挂载了根文件系统之后,默认将启动名为()的应用程序,这就意味着系统将运行在()或者用户空间上下文中。


    正确答案:Init;用户空间

  • 第4题:

    Linux内核完成初始化之后,必须挂载一个根文件系统,并执行由开发人员定义的一系列初始化例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简述内核初始化过程。


    正确答案: 内核的初始化过程从start_kernel()函数开始,直至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结束:
    (1)start_kernel()函数:相当于内核整个初始化工作的man函数,完成内核的大部分初始化工作;
    (2)reset_init()函数:后续初始化,由start_kernel()函数调用;
    (3)kernel_init()函数:完成设备驱动程序的初始化,并调用init_post()函数启动用户空间中的init进程;
    (4)init_psot()函数:启动用户空间中的init进程,init标准位置在/sbin/init,init进程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触发诸如接受用户登录,设置键盘,网络等这些进程。

  • 第6题:

    简述调试Linux内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任意简述三条)。


    正确答案: 1)出于执行效率的原因,Linux内核源代码中的许多地方进行了高度优化。
    2)编译器将C源代码编译成机器指令时,实用了大量的优化技术,使机器指令变得更加复杂。
    3)虚拟内存技术将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隔离开来,在调试的时候上下文要发生切换,难于调试。
    4)使用传统的调试方法,有些代码不能单步跟踪。
    5)启动代码尤其不容易调试。

  • 第7题:

    内核将模块的初始化代码与模块代码加载到同一块内存区域,当模块不在使用时一起释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内核入口点head.o模块需要针对内核主体进行()级或()级的初始化。


    正确答案:体系结构;CPU

  • 第9题:

    Win2000的引导进程包括的阶段有()。

    • A、预引导序列
    • B、引导序列
    • C、内核加载
    • D、内核初始化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有载分接开关滤油装置的工作方式为()。

    • A、正常运行时一般采用联动滤油方式
    • B、动作次数较少或不动作的有载分接开关,可设置为定时滤油方式
    • C、手动方式一般在调试时使用
    • D、定时滤油方式一般在调试时使用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单选题
    linux中重新初始化内存中内核的分区表()
    A

    partprobe

    B

    startx

    C

    reboot

    D

    part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内核将模块的初始化代码与模块代码加载到同一块内存区域,当模块不在使用时一起释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Win2000的引导进程包括的阶段有()。

    A.预引导序列

    B.引导序列

    C.内核加载

    D.内核初始化


    参考答案:A, B, C, D

  • 第14题:

    关于内核模式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设置底层断点
    • B、无法调试驱动
    • C、可以查看系统整体面貌
    • D、易于安装和使用
    • E、当调试器打开时,系统会一直处于冻结状态

    正确答案:B,D

  • 第15题:

    试列举常用的内核调试方法。


    正确答案: 1)通过打印函数
    2)获取内核信息
    3)处理出错信息
    4)内核源码调试

  • 第16题:

    当8259A初始化设置为非自动结束方式时,应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返回前做何处理?


    正确答案:需往OCW2操作字输出EOI命令,这样,8259A才会将此次中断在ISR()中断服务寄存器置的位清除。

  • 第17题:

    为什么调试者不能像调试普通代码那样来对内核入口点(head.o)模块的各个部分进行调试?


    正确答案:当第二阶段引导装入程序将控制权交给内核的head.o模块时,处理器在过去称为实模式的情况下操作。事实上,逻辑地址包含在处理器的程序计数器(或与其相关的寄存器)中,该逻辑地址实际上是由处理器的存储器地址总线引脚送出的实际物理地址。处理器的寄存器和内核的数据结构很快就会初始化从而可以支持内存的数据传输,同时,处理器的内存管理单元会被打开,这将会突然导致处理器所识别的地址空间被用户指定的虚拟地址列表所取代。简单地讲,一旦启动内存管理单元的功能,那么实际的物理地址就会被逻辑地址所取代。

  • 第18题:

    内核调试时,使用()和()可以控制printk消息的记录日志行为。


    正确答案:Klogd;syslogd

  • 第19题:

    strace从内核接收信息,这意味着一个程序无论是否按调试方式编译或是被去掉了符号信息都可以被跟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Linux内核的所有启动任务都由内核C源程序()完成,通过初始化,内核的第一个线程将挂载一个(),同时会执行用户空间下的第一个应用程序。


    正确答案:main.c;根文件系统

  • 第21题:

    目前对网络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最常用和方便的调试方式为()。

    • A、Telnet
    • B、Console口超级终端
    • C、网管软件包
    • D、AUX接口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填空题
    内核入口点head.o模块需要针对内核主体进行()级或()级的初始化。

    正确答案: 体系结构,CPU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Linux内核的所有启动任务都由内核C源程序()完成,通过初始化,内核的第一个线程将挂载一个(),同时会执行用户空间下的第一个应用程序。

    正确答案: main.c,根文件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Win2000的引导进程包括的阶段有()。
    A

    预引导序列

    B

    引导序列

    C

    内核加载

    D

    内核初始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