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行为人通过后天的学习/经验获得的。
A.本能攻击论
B.追求优越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挫折—攻击假说
第1题:
学习是人作为个体通过后天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2题:
乔姆斯基强调儿童的语言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通过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发展而来的。
A对
B错
第3题: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嫉妒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童年的潜意识创伤经验的复现。
第4题:
乔姆斯基强调儿童的语言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通过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发展而来的。
第5题:
以下关于暴力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认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第7题:
人们对政治传统、政治角色扮演以及相关的政治行为的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了解而获得的。获取这些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和相应政治行为的过程被称为()
第8题:
()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情境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和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构建方式获得的。
第9题:
多元智能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经验积累理论
第13题:
A、经验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本体论
第14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教师;建构
略
第15题:
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第16题:
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和()的形式进行的。
第17题:
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获得的。
第18题:
“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指的是文化的()
第19题: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创造性
习得性
共享性
累积性
第22题:
上级培养
领导赋予
学习
后天移植
第23题:
认知发现理论
认知同化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24题:
中枢5-HT功能低下与暴力行为具有相关性
暴力罪犯者多具有典型的负向性格,如固执、敏感多疑,暗示性强、易激惹等
挫折一定会导致攻击行为
班杜拉认为暴力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