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困厄人间。主要是为了完成(),总结明亡之教训。
A.《陶庵梦忆》
B.《石匮书》
C.《西湖梦寻》
D.《琅嬛文集》
第1题: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第2题:
祯明三年(589),隋灭陈,隋人唐人多以为陈之亡,亡在陈后主
第3题:
苍然暮色,自远而止,止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此句中“犹”应解释为:()
第4题:
杨慎著述宏富,著作达百余种,他的作品主要收入()。
第5题:
“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第6题: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主题是写国破家亡之伤()
第7题:
下列哪项工作完成,就认为项目收尾()
第8题:
居戏下,无所知名。
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升庵外集》
《升庵遗集》
《陶情乐府》
《升庵集》
第11题:
国破家亡之痛
丈夫新丧之哀
人老珠黄之愁
孤苦无依之
第12题:
第13题:
《如梦令》是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时所作的一首小令。
第14题:
设计健美锻炼方案是为了检验健美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总结健美锻炼的经验和教训。
第15题: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等。
第16题:
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提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说。
第17题:
冯延巳的词常常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第18题:
贾谊的(),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成为历代名篇。
第19题:
下列个句中,()句有通假字。
第20题:
《始黄论》
《秦亡论》
《过秦论》
《九辩》
第21题:
第22题:
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抒写羁旅行役之思
抒写国破家亡之哀
抒写壮志难酬之愤
第23题:
琅嬛文集
焚书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第24题:
对
错